王妤
山西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摘要]将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结合在一起研究两者对学业成绩的内部影响机制,并分析和探讨两者对学业成绩的共同影响路径及三者的模型建构,丰富了考试焦虑对学业成绩在时间管理行为视角视角的理论研究,揭示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三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步入大学后,同高中生活相比,学生多出很多的“空闲”时间,导致不少学生会觉得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样去管理,或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其实,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会真正管理时间的关键时期,现代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用人单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优先选拔,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及教育现状来看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公认为是最公平、公正的方式,考试成绩作为考试的直接结果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考试在大学期间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受到各种期中期末、职业资格及升学深造考试带来的影响,导致考试焦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考试焦虑的人数越来越多。
1、时间管理行为的研究综述
Lakein于1973年最早对时间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时间管理的概念是由建立优先等级、确定需要、计划能够达到目标的任务,设置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四个方面所组成的。时间管理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及时记录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时间管理的方法也从最初的重视便条和备忘录,发展到注重日程表在时间管理中的作用,注重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排定优先顺序,逐步过渡到今天的时间管理“罗盘理论”。1990年,Macan编制了时间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包括确立优先级、设置目标、列任务清单、学会拒绝、应对拖延等几个因子,简称TMB。2006年,袁湄编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行为问卷,该问卷共包括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规划、时间管理控制三个因子,34个条目,拥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011年,刘文等在黄希庭、张志杰的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共包括拖延性、规划性、抗压性、自觉控制性、时间透视性、混乱倾向性等6个维度。2012年,杨维思编制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优先级、计划性、反馈性、设置目标、时间分配、间管理行为、时间管理效能、社会取向的时间价值感等9个因子。陈丽编制了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策略量表,由学习时间管理意识、学习时间计划、学习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学习时间调控、学习时间管理效能等5个因素构成。
2、考试焦虑的研究综述
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在期末考试等重大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缓解。高考试焦虑的大学生比低考试焦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认为考试情境是有较强威胁性的,会产生更多的担忧和自责等反应,个体的学习习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的重要程度等等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考试焦虑,又被称为“测验焦虑”,是指个体在考试这一特殊情境中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呈现出紧张、烦躁、思维狭窄等特点,并伴随一定的躯体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喉干舌燥等等。
1978年,Spielberger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主要由忧虑性和情绪性两个因子组成,并在基础上编制了考试焦虑量表(TAI),来对个体在考试情境中的焦虑倾向进行测定。我国学者宋维真和张瑶首次在我国大学生中使用,经测查中文版TAI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和效度。美国心理学家Sarason于1978年编制了考试焦虑量表(TAS),该量表属于自评量表,操作非常简便,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国内外研究考试焦虑最常用的量表之一。2001年,王才康将TAS引入国内,对其中文版的信效度进行了实测,发现该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011年,经原修订者同意后,董云英、周仁来等对中文版的TAI进行了简化,并确定了该量表简化版的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简表共有5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越高。该量表也具有非常好的信效度。
3、学业成绩的研究综述
对于大学生学习成绩的研究,学者们做了以下研究:张阔、付立菲(2011)在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四所大学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自陈法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学习成绩分为七级评价,等级越高意味着学业成绩越好。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显著,且最高达到0.3,说明大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水平往往跟学业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心理资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业成绩,并进一步推测心理资本通过学习策略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学业成绩,最后采用结构模型验证了这一假设。赵淑嫒、蔡太生和陈志坚(2012)为了解大学生情绪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为湖南某五所大学学生,测量情绪时以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为研究工具,学业成绩的测量时采用自评法,先让大学生自评学业成绩,再根据成绩选择相应的等级:较好、中等、较差。研究报告大学生学业成绩跟积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比较得出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罗标、陈维(2001)在研究大学生学业成绩与人格特征的之间的关系时,以卡特尔的十六人格因素量表为研究工具,学业成绩以本专业两学年各科成绩总分排名为依据,发现16种人格特质特征中,其中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自律性等特质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说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陶龙泽(2003)在研究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性别差异时,针对安徽两所高校的三好学生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些优秀学生里,女生远远多于男生,也就是说女生在学习上的表现要比男生更加突出。并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可能是智力、非智力和环境等因素导致的。
4、时间管理行为、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
1988年,Bnod等人研究了时间管理同人格特征的关系,发现个体的时间管理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自我价值感等越强,抑郁水平、焦虑水平和躯体化水平越低。1990年,Macan等在研究中发现,时间管理行为同学生的学业表现正相关,由于良好的时间管理所形成的时间控制感可以使个体感受的压力程度降低、满意度提高。2004年,古玉、谭小红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时间效能感对于学业自信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同学业自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5年,陈本友和张烽在探究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焦虑水平的研究中发现,时间管理倾向同大学生的焦虑分数呈现出显著地负相关关系,说明时间管理倾向可以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焦虑水平。2006年,兰玉娟等进行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同考试焦虑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地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时间管理水平显著地低于其他年级,但是时间管理的各维度和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科之间的差异。时间管理同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时间效能感在时间管理和考试焦虑中间起中介作用。2009年,唐名淑在关于A型性格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特征研究中发现,男性较女性表现出更强的时间紧迫感,而且有较高的内控倾向,更愿意通过精心的管理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力求缓解自身的时间紧迫感。2013年,卢盛华等所进行的关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同状态焦虑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良好的时间管理对于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