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概念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8期   作者:张水娥
[导读] 概念是化学知识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水娥
        陕西省宁强县燕子砭初级中学  
         
        摘要:概念是化学知识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石,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对比法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的作用,清除概念学习中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枯燥的概念,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概念 现代教学手段 对比法  逻辑思维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要学好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认识物质属性及其规律的基石,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和物质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概念掌握的好与坏更会直接影响到化学其它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及拓展。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化学概念,并能运用化学基本概念灵活解决化学问题,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下面就对如何做好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进行一些浅显的认识和理解:
        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
        初中生因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形象的物质为主,而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的微观构成》关于构成微观物质世界里的原子、分子和离子等这些概念知识,抽象、苦燥,又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也是无法想象的微观知识,他们理解和掌握就显得很茫然,很苦恼,此时教师一方面可以用直观、形象、逼真的模型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让他们形成原子、分子的初步概念,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幻灯片中的图像、动画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映现,以鲜明性、直观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静为动,以动激静,以动促思,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同表象产生感知,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化学概念理解透彻,并能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同种分子或同种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知识点,从而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会了化学概念知识,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
        二、突破常规,探索创新型教学方法,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还要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教师在实际化学教学中要用联系、发展的方法灵活处理教材,促使学生由聆听者向参与者转化,突破常规,拓展思维,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一遇到化学概念,大部分学生无法认真深刻理解概念知识,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概念,可若遇到概念知识的运用,却是老虎吃天无法下手,探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化学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其概念的本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创新思维中,把抽象的理论概念上升为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比如,在《物质变化及性质》的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区别二者概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并强调判断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例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教师可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玻璃打碎、物质的溶解、电灯发光、电暖器通电取暖、酒精挥发等变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而天然气燃烧、铁生锈、酿酒酿醋、动植物的腐烂、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变化,因原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都属于化学变化。

教师为了巩固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可用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中的诗句“伐薪烧炭南山中”所提到的“伐薪”、“烧炭”分别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为化学变化,“白玉为床金作马”是化学变化,并给学生剖析二者的联系,让学生懂得,“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般都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使学生透彻理解和领会其本质意义,既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又增强了他们实践能力。
        三、运用对比方法呈现概念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对比方法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使其更形象更鲜明,这种探求新知识的方法,非常便于学生发现、理解和形成新的化学概念,扩大认识成果,启发学生掌握新知。比如,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物质分类中“纯净物与混合物”和“单质与化合物”这两组概念,学生经常容易混淆,不容易区别,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时可用对比的方法给学生分析讲解,即“纯净物和混合物”这两个概念都是通过物质来区分的,而“单质和化合物”却是在元素种类基础上加以区分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等), 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等),合金(生铁、钢等),它们都没有专门的化学式;“纯净物”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二氧化碳CO2、水银Ag、硫酸铜CuSO4等都是纯净物,都有专门的化学式,且“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因此,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就是化合物,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几种不同单质,如磷元素可以形成白磷、红磷、黑磷三种单质;碳元素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C60三种单质;氧元素可以形成O2、O3这两种单质,这些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H2O,高锰酸钾KMnO4、氯化钾KCl等都是化合物,其中化合物的具体形式是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它具有固定的组成,即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种类、质量比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是固定不变的。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用一些关键字或关键词的解析对比,互相讨论交流,加上同类题型的练习巩固,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
        四、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化学实验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的基础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实验,自主分析探讨,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建立化学概念。比如,第九单元课题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用学生亲身动手参与的“分组实验探究”和“实验讨论”的方法,通过学生观察实验中固体物质是否溶解的现象,深刻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知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变,只有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温度和溶剂的条件一改变,溶液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二者就可以互相转换,在讨论和拓展中更加明了“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而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从而掌握了如何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进而把枯燥抽象的概念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了化学概念,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源泉,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打开化学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不同的概念,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或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发现,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课例,清除概念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抽象、枯燥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