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娟
(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6)
【摘 要】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概念,探究新知“明”算理,例题教学“助”巩固,拓展延伸“显”立意,课堂总结“促”升华,以一节法则教学课为例,让学生归纳总结一般法则,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辨析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例题和练习巩固法则,拓展延伸明确立意是法则是改变运算顺序的工具,有意识地利用法则课教学提升学生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法则课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运算”是最基础的,是基于明确运算对象,依据相关法则解决问题的“数学抽象”过程,是数学活动“直观想象”形式,也是“逻辑推理”形式,适时“数学建模”,是得到运算结果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运算中却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公式、定理、运算性质等只是机械的记忆和照搬,不理解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不了解每一个步骤的理由和依据,更加不能做到灵活的应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法则”一词来源于道家《黄帝内经》的哲学术语:“由道生法.”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是指解决各式各样问题,融洽人际关系,有效沟通交流,所要用到的一系列规则,通常为已经总结出来无误的规律或方法等.
数学课堂上教学内容是有关法则的课,称为法则课.利用法则课提升学生初中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积极去落实.
二、提升核心素养的路径
下面就以新浙教版七上《4.6整式的加减(1)》去括号法则的教学为例,来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设计与实施.路径设计框架如下:
三、提升核心素养的实施
整式的加减是继数的学习及运算基础上由数到字母运算的飞跃,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后续学习“解方程”,“分式运算”等内容的基础.去括号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对含有字母的式子不是很熟悉,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特别是括号前面是负数的情况更容易出错.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去括号法则,有意识地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素养.
(一)精选例子,创设情境“引”概念,提升“数学抽象”
教学中,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起到“激励·鼓舞·唤醒”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评注】不论用哪一种方法,同学们都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归结起来都可以统一地用分配律来解释,这就是这两个题的设置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化简这两个代数式需要去掉括号,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从代数角度解释了去括号的原理,二是观察去掉括号的前后符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理解运算律的作用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去括号也是,提升了“数学抽象”,让学生体会数学运算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理有据的.
(二)归纳法则,探究新知“明”算理,提升“数学运算”
探索法则、发现法则是这节课的重要部分,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和总结归纳去括号法则.
【片段2】由数变为字母,让学生根据分配律去括号:①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看看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这样,让学生体验“具体→抽象”,“特殊→一般”的探究新知过程,类比实数的运算律,自然地理解整式加减中去括号法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将新知转化为旧识,逐步构建新知结构体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概念讲清讲透,则必须通过辨析,强化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于是让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辨析.
【辨析】指出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指出原因.
辨析的几个题是学生平常练习中比较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不用变号,却变号了;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没有改变所有项的符号;括号前面是数字因数,出现漏乘现象。要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问题所在.在辨析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去括号法则.学生找出问题并改正后,强调了第4小题的正确答案去掉括号后前面符号是负号,这个“”号不是括号前“”的延续,而是变号的结果.学生辨析后,再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去括号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1)括号前面的“符号”和“括号”同时去掉.(2)括号前遇“-”号,特别注意括号里各项都变号“莫忘记”.(3)括号前遇数字因数时,必须乘遍每一项“不漏乘”.
【评注】通过辨析来让学生理解和思考,辨析过程是同学们初步运用法则的过程,强化了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学习新知识,当一遍遍正确的解法在脑海中重复出现时,留下的印象也就加深了,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升了“数学运算”.
(三)运用法则,例题教学“助”巩固,提升“逻辑推理”
运算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做好示范,特别是例题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在规范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中是不可替代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合理的算法,一步一步地渗透,合理地推理出计算结果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重要的例题重要的解题过程必须要老师通过板书的板演,而不能将答案直接投影在屏幕上.
【片段3】本节课配了两个例题:
〖例1〗直接运用去括号法则,并配以两个需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的练习加以巩固,请两位同学板书解题过程,做完后同桌互相批改,运算法则的掌握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加强运算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老师要有目的的挑选典型类型的题让学生系统地练习.在课堂上若借助适当的计算,让全体同学进行参与限时计算或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纠正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
〖例2〗涉及化简并求值,“化简求值”是整式加减运算的主要题型,因此教学时需要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并注意运算的步骤,强调规范解题过程.小结并将解题步骤写在解题过程旁:先运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化简,最后代入求值.在“代入求值”时强调两点:① 当代入的数值是负数、分数或无理数时,必须添上括号; ② 数字与数字间的乘法必须用“×”.
【评注】通过例题教学巩固法则,有意识地在对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落实解题格式的规范,解题思路的自然.
(四)推广法则,拓展延伸“显”立意,提升“数学建模”
拓展延伸题的练习难度有所提高, 除了两个去括号法则的综合运用题外,增添了一个需要添加小括号来解决的题:
【评注】通过推广去括号法则的学习能让学生理解到括号在改变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并能在解题时能有意识地通过去括号和添括号去解决,提升“数学建模”,正是本节课的立意所在.
(五)回归法则,课堂总结“促”升华,提升“直观想象”
整节课的设计通过创设情景引出去括号的概念,用长方形的面积给出去括号的几何解释,通过化简两个代数式让学生感受去括号的必要性,并从代数的角度解释去括号的实质是分配律的运用;把数字换成字母归纳总结去括号的一般法则,让学生体会从“特殊→一般”,从“具体→抽象”的认识过程,辨析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法则,并在拓展延伸中明确本节课的立意是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工具,都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片段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认识?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去括号法则的实质是分配律的运用,整式加减的实质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的融合,部分同学能够说出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括号是改变运算顺序的工具,灵活地去掉或者添上括号可以让运算更方便.
【评注】让学生不断提升“直观想象”,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勤观察”,“数学的方法去思考”,“数学的语言来描述”,“数学的知识求创造”,体验学习数学成功的愉悦感.
四、结束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因材施教,让学习能力弱的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算理”,让学习能力强的部分学生做些“挑战”题,鼓励自主探究,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是学生形成数学能力的主战场,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研”,“多思”,促进自己的专业和素养提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数学本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迪.如何上好法则课[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6(05).
[2]袁梅红.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教育·综合视线,2019(08).
[3]李静,陈雪梅.《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核心概念解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12·中旬):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