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红
南岔县浩良河镇中学 153103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成果。微课是一种使用信息技术,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对表现出的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和扩展素材,进行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将微课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当前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成绩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微课 运用实践
引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微课渐渐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极易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微课的使用价值很高,但这种价值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念,迎难而上,积极探讨并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带来借鉴。
一、课堂导入,吸引注意
一堂效率高、学生积极性强、师生有效互动的语文课堂,往往始于课堂刚开始时节,即课堂导入部分。根据科学研究,我们发现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往往是课堂开始的4-7分钟之内,但是于教师而言,此时尚未进入课堂的教学重点环节。由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与教学重点讲解时间存在偏差,那么如何才能保证教学成果的实现呢?那就是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直至教学重点、难点的出现。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延长学生注意力的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在上课刚开始的时候,展示给学生微课,这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展示微课时,可以标注或在微课里直接展示本节课的重难点,先给学生一个宏观上的认识。
二、营造氛围,代入环境
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北方同学在学习介绍南方的文章时,往往满脸困惑,像是在探索一块未知的领域;南方的学生也诚然。这是由于环境差异所造成的,这种环境差异无法切身体会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在教育教学上为教师带来一定的困惑。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微课,营造氛围,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教学效率能够有所提高。另外,微课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营造氛围,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合理,在学生的脑海中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例如,《安塞腰鼓》一文,开头便描写了那磅礴的气势,“一锤起来就忘情了,发狠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声,如百十块被强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有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到这里,可能部分学生脑海里还没有这样宏大的、慷慨激昂的画面,教师这时便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有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音频,营造出黄土高原上人们豪爽冲天、打鼓气势逼人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文中所描绘的场面,代入黄土高原这雄厚的场景,感受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气息。
在学习过程中,微课的使用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新颖,同时带动学生进入文中所描述的环境,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三、加深理解,解读情感
就目前来看,中国语文知识体系较为庞大,所学范围内容多,覆盖面广,这加大了教师在授课时对文章脉络情感表达的难度。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心理、生理方面发展较为不成熟,所以对部分文章的情感把握就很难契合原文作者的思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微课运用到课堂中来,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加深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微课的引入,不仅可以使学生迸发出激情,还能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教学成果达到新高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乡愁》时,由于余光中所写这篇诗歌于当代初中生而言,时间较为长久,所以初中生可能并不理解诗歌中诗人在台湾对大陆的想念。因为无法身临其境,所以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文章理解不清晰,无法体会作品思想感情的问题。那么此时,教师为学生带来“微课”,即介绍余光中生平事迹与本文所写的时代背景,通过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起这段另国人分隔两岸的历史,学生在这种授课方式下,积极性被大幅度提高,从而激情高涨,注意力集中,更好地了解那段时代背景,从而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诠释出作者文章的内涵。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双商,使其人生都受益匪浅。
四、深化主旨,明确内涵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发现经常有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采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却不知文章所言之物为何物,不知文章所言之事为何事,学生不知如何看懂文章,不知如何看好文章,不知如何分析文章从而把握文章主旨,明确文章内涵。这些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攻关与解决。教师运用微课,将文中所涉及的人物、性格或定义以微课的形式展开而来,可以采用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将较为复杂的关系网络简化处置,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深化文章主题,明确文章内涵。例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红楼梦》里的人物较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弄清楚这其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毕竟初中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普遍性较弱。教师在讲授《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时,可以先利用微课进行一个简易版的红楼梦人物关系梳理,以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能够更好地理清文章,并且,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对本文的人物对话进行配音。使得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积极配合、卖力“表演”,滑稽搞笑不过是底层人民的生活所迫。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这场“雅与俗”、“庄与谐”对比之下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成果的实现甚至使教学成果比预设要好。那么教师在利用微课上课时,一定要利用得当、利用得恰到好处。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微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利用微课可以营造氛围,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深化文章主旨,明确文章内涵。微课的使用将会使语文教学更加现代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徐玲玲.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9, 000(001):52.
【2】卞丽云.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20):P.166-166.
【3】马杰, 周琴. 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 信息周刊, 2019(31):0245-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