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杨
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潍坊,261041
摘要: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国土空间规划是电网布局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保证电力设施建设落地的关键。国土空间规划的变革带来了电网规划的新探索,本文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电网布局规划进行研究,以期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电网;布局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电网是一项重要的城乡基础设施,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保障能源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发展阶段对城乡电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目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经形成,国土空间规划的变革带来电网规划的新探索。在满足电网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预测用电需求,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科学布局站址和电力廊道,保证电力设施的建设实施,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撑。
1.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城市电网建设主要存在供电能力、电网结构、设备水平和建设环境四方面的问题。供电能力方面,部分区域负荷分布不够均衡,存在少量的重、过载主变和线路;电网结构方面,部分地区变电站布点较少,供电半径较长,存在部分同塔双辐射供电结构;设备水平方面,存在部分变电站和线路投产时间较早,存在少量老旧电网设备;建设环境方面,外部环境受各方面影响,越来越复杂,变电站站址和线路通道受外部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变电站、线路选址选线困难,空间被挤占,严重影响着电网工程的实施。
2.规划思路
确保电网规划与城市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完善电网网络结构。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充分协调上位规划,研判地区发展重点,保障电力系统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协调,使电网规划更好为地方发展提供能源支撑。
3.规划原则
电网布局规划原则主要包括安全可靠原则、科学发展原则、远近结合原则、经济发展原则。
4、技术路线
首先对规划区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产业与经济发展情况等,特别是对电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出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对地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将上位规划要求纳入电网规划之中,实现规划的协调。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思路与规划目标。
其次,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进行电网发展规划。通过国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对规划期全社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分压用电负荷进行预测,并进行电力平衡分析。在电力电量预测及平衡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电网建设规划,具体包括电源规划及电网规划。并提出容载比、变电站和线路技术原则等电网规划的主要技术原则。电网发展规划部分,主要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电力发展规划等上位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再次,进行变电站布局与线路布局规划。分别提出变电站站址布局规划的原则和线路布局规划的原则,并提出站址及线路布局规划方案。布局规划部分,主要与上位城乡规划协调,主要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实现多规合一,统筹确定用地布局,协调廊道空间。
最后,进行站址和走廊的保护与管理,以及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规划,并提出电网近期建设规划。提出规划结论与主要建议。
5.电力电量预测
电力电量预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乡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环境保护及能源代替等方面。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研判方面,主要考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园区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对用电量、用电负荷的影响。人口与城镇化水平也是影响用电量、用电负荷的重要因素。另外,随着高耗能行业面临更严格的管控,这些行业用电量、用电负荷预计增长幅度不大,燃煤机组关停方面,随着企业自备机组的关停,对用电量、用电负荷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能源代替包括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方面,同样助推电力增长。
时间序列法、趋势外推法、产值单耗法等方法,可以进行全社会用电量预测,通过科学的计算、严谨的推理,参考历史数据、上位规划,得出最终方案。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时间序列法等方法,可以进行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预测,同样通过科学计算,参考历史数据、上位规划,得出最终方案。
6.变电站选址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电力规划成果应注意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衔接。在变电站选址时,应尽最大可能避开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刚性管控区域,例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变电站布局底图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国土空间规划一致;规划变电站用地应结合三调资料,与现行土规对比校正,符合国土空间管控及发展要求。应提前预留变电站站址,并列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控制,具体项目征地时间视实际情况确定。
7.电力线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
路径选择以变电站布点为基础,与潍坊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和其他管线协调统一,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各种影响因素及地方规划等因素,综合比较多方案,尽量安全经济、环境友好。
宜沿市域区域性廊道和地方性公共廊道架设,无法沿区域性廊道和地方性公共廊道则尽可能沿高压走廊集中架设。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特点、城市道路网规划,沿道路、退让空间、绿化带、河渠架设。应尽量避开现状发展区、市中心地区、公共休憩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环境易受破坏地区或严重影响景观的地区。
另外,对于依据政府部门意见、城乡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明确要求采用电缆线路的地区;已经建成或者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地区;对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负荷密度高的市中心区;走廊狭窄,架空线路难以通过而不能满足供电需求的地区;严重污秽地段及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重要用户供电的线路应采用电缆布置。
8.站址和廊道的管控措施
将电网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统一管控。应确保电网布局规划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将规划成果反馈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划定电力设施黄线。城市建设用地之内的变电站、线路走廊作为城市黄线内容,按照规范的相关条文严格管控。
9.电网规划实施建议
将电网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市政建设规划有机的结合,按规划预留站址和线路走廊。及时将电网规划项目的用地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
建立协调组织机构。由政府牵头成立协调组织机构,对城市道路、供气、供水、排水、电信等各行业关系进行统筹协调,避免形成相互制约,确保变电站和电力线路建设用地。政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确保电网规划的严肃性。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变电站站址及电力线路廊道,进行严格保护,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在电力线路廊道内审批影响电力线路施工、安全运行的其他建设项目。
在上位规划进行重新编制或城市建设及电网建设发生重大变化时,应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重点片区及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适时进行规划调整,以满足用电需求。
10.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电网规划意义重大,规划师和建设者必须要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了解当下城市实际情况,积极地采取有效的规划手段,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国土空间退化,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忠华,辽宁地区输电线路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J],东北电力技术,2014
[2]国网公司配电网技术导则[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