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燕
北京北排水务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68
摘要:本市中心城区老旧平房院落,长期以来由于外部道路胡同多次修缮、道路高程不断变化调整等多种原因,导致许多院落内地面高程低于院外道路高程,多年来雨季时只能靠地面下渗或者相关管理部门人工携备用泵强排来排放雨水,暴雨时院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对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增加了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雨季居民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北京市拟对上述存在雨水排水隐患的低洼院落进行治理,以排除隐患确保低洼院内居民雨季的正常生活。
关键词:低洼院 积水治理 老旧小区 海绵城市
1.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精神指导下,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做到应保尽保,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的要求。本市东西城区政府为实现上述目标,落实北京市四个服务要求,特别推动的低洼院积水治理工作是保护老城整体风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具体举措。
本市老城区的许多平房院落由于多种原因形成院落地面高程低于院外胡同道路高程,多年来雨季时只能靠地面下渗来排放雨水,暴雨时院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对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较大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确保雨季居民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所属相关街道办事处拟对上述存在雨水排水隐患的低洼院落进行治理改造,以确保院内居民雨季的正常生活。
借鉴已实施的部分低洼院建设经验,并参照国家、地方的相关规范,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所有措施都应能保证原有建筑的安全。所设置的设备、构筑物不应对居民的安全造成影响。根据各个院落的不同情况,合理选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2.治理程序及原则:
项目实施前应充分听取建设单位及住户居民的意见及诉求,应召开项目协调会,由建设单位、住户居民代表及设计、施工单位参与,对于改造达成一致意见,并有上述四方书面确认,以防止由于意见不统一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建设单位、居民代表确认实施后,需委托测绘单位进行条件图测绘。若由于特殊因素导致无法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实施,需由建设单位、居民代表进行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临时调整。宜设置专项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低洼院落雨水排放设施运行管理责任人应为产权所有人。
低洼院积水治理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应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确保雨季居民正常生活及安全出行。在传统雨水排放方式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相关措施解决低洼院落雨水排放。
3.治理方式:
治理老旧低洼院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分水:有条件的院落可将屋面雨水分流导至院外,减少院内汇流雨水量。
3.2挡水:在低洼院落门口处应设置拦水、截水装置防止外部雨水进入院内,增加院内汇流雨水量。
3.3收、排水:低洼院排水设计参数选取:依据《城镇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规定,并结合其重要安全等级较高原则选取,雨水设计重现期P=50年,综合径流系数ψ=0.9,降雨历时t=5min。
低洼院落排水方式根据院内外高差以及外部雨水管线高程情况,划分为以下两种方式:重力排放:外部雨水管线排水状况较好,外线排水管(沟)底高程低于低洼院地面1米以上,能满足排水管线对埋深及坡度的要求,可以直接通过设置雨水口、铺设雨水管线等形式依靠重力流将雨水排至外部管网。设计雨水管线应在排入下游管线之前设置防倒灌装置。 压力排放:院内外高差较大,外部排水管线高程又较高,低洼院内雨水无法通过重力流自行排出,需设置提升装置确保雨水排出。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计算院落雨水流量及需提升高度设置提升泵井,集水泵井尺寸依据院落雨水流量、水泵安装尺寸要求确定。集水泵井尽量设于院内最低处,雨水自流入井,如设在其他位置,应设雨水收集管收集雨水排入集水泵井。为减少对周边土体扰动,集水泵井宜采用沉井施工方法。集水泵井一般设置两台水泵,一用一备,固定式安装。若院内条件受限无法设置两台水泵,也可设置一台水泵,但管理单位应库存备用泵。水泵电源有条件时应采用380v,尽量采用自动启停。配电箱尽量安放在室内,如设在室外应选用室外专用型,防护等级、安装位置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有条件的院落的提升装置可采用一体化设备。 泵井底部应设Φ300渗水孔。排水管线宜固定式埋设安装或明装,无法固定安装管线时,可采用临时管线,临时管线宜采用快速接口,并存放于便于存取的位置。采用临时管线的集水泵井,水泵采用手动启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考虑将泵井设置在院外。若院落集中,可集中设置泵井。新建检查井应设置防坠落装置。院内地面铺设时雨水口应设置于路面最低点。
3.4渗水:有条件的院落通过设置绿色屋顶、小型雨水花园、生态树池、透水路面等方式使雨水下渗,减少院内雨水汇流量。
3.5蓄水:低洼院内地面通过铺设透水率大的透水砖来吸收贮存一部分地面面层雨水,辅助院内雨水排放。透水铺装因遵循以下原则:透水铺装不应影响原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宜做地质勘查及建筑基础探查工作,以确定透水铺装的最大厚度。透水铺装边界应距房屋基础不小于60cm,建设年代久远或结构较差的房屋应加大距离。透水砖铺装应选用与其相应的透水结构层进行铺装。透水铺装应依据选用厂家所提供的养护要求进行日常维护。透水铺装应符合《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采用土壤入渗时,土壤渗透系数宜大于10-6m/s,且地下水位距渗透面高差大于1.0m。透水铺装地面宜在土基上建造,自上而下设置透水面层、透水找平层、透水基层和透水底基层。对于专供行人行走的人行道,透水面层应满足下列要求:抗压强度等级可选取Cc30,渗透系数应大于3*10-4m/s,可采用透水面砖、透水混凝土等;透水面砖的有效孔隙率应不小于8%,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应不小于10%;当面层采用透水面砖时,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磨长度等应符合《透水砖》JC/T945-2005中的相关规定。透水找平层应满足下列要求:渗水系数不小于面层,宜采用细石透水混凝土、干砂、碎石或石屑等;有效孔隙率应不小于面层;厚度宜为20mm~50mm。透水基层和透水底基层应满足下列要求:渗透系数应大于面层,底基层宜采用级配碎石、中、粗砂或天然级配砂砾料等,基层宜采用级配碎石或者透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10%,砂砾料和砂石的有效孔隙率应大于20%;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50mm。应满足相应的承载力和抗冻要求。透水砖蓄水能力依据厂家提供透水结构孔隙率、院落面积、结构厚度等数据确定。根据土壤渗水率进行下渗流量计算。透水铺装参照《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3-37透水砖铺装做法。
结束语:
依据上述的基本思路,再结合海绵城市的“渗、蓄、滞、净、用、排”的相关理念,本着生态优先原则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渗水、 蓄水和滞水方面的排水系统,因地制宜推进中心城区老旧低洼院积水治理工作,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居民的难题,有效防范城市洪涝灾害问题的发生,确保雨季居民正常生活和安全出行。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 15MR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