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是一回事吗

发表时间:2021/1/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柴良波
[导读] 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是一回事吗

   柴良波
   (荥经县新建乡卫生院;四川荥经625200)
   
   在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被检查出患有心肌缺血之后,因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症状,常常担心患了冠心病,认为心肌缺血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关系。那么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是一回事吗?答案:不是。接下来本次科普将对此进行解答。
   一、心肌缺血是什么?
   心肌缺血是心血管内科中一种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心肌缺血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病理性生理状态。心肌缺血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引起的,当心脏的血液灌注量逐渐减少、供氧量减少,导致心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无法支撑心脏的正常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心脏的泵血收缩和舒张功能造成影响。心肌缺血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供氧无法满足心肌对氧气的需求,常见病因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心率失常等。所以说,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
   在临床表现上,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相对较轻,而有症状的患者常常会表现为心前区不同程度的不适、疼痛,另外可伴有心率失常、呼吸困难等各种伴随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肌缺血,其所体现出来的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像冠心病在患病早期阶段可会出现稳定性心绞痛,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会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心绞痛,且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都会相应加大,最终引起心肌缺血坏死。
   在临床诊断上,可通过心脏彩色B超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以此评估心脏的血流功能;也可通过CT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的狭窄病变程度;另外还可通过心电图观察心脏的电活动变化,以初步诊断心肌缺血情况。
   在临床治疗上,虽然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肌缺血,其治疗方案会大有不同,但治疗都是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及减轻心肌氧耗量为关键。患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可通过服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还可服用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抗凝药等;并且在平时要注意适度活动,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以此改善心血管的健康状况。


   在饮食方面,心肌缺血患者要多补充高维生素的摄入,如新鲜蔬菜瓜果等,同时要减少高糖分、高脂肪量、高盐分的饮食,还要忌酒、控制体重,以此维持心血管健康。
   二、冠心病是什么?
   冠心病又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脂肪物质在血管内壁长期堆积难以排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当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心肌血液流动引发心肌缺血。由此可以说明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主要病因。
   在临床表现上,冠心病在早期阶段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在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中可见有异常的ST-T改变,另外还可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呼吸短促等典型症状,同时可伴有牙疼、头晕、消化不良、活动时颈部疼痛等伴随症状,要注意的是,当冠心病发作到严重阶段时可会出现心肌缺血现象。
   在临床诊断上,可通过血液检查对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脂蛋白等各种炎症标志物进行检查,当水平出现异常时则提示可能患有冠心病;也可通过超声心电图检测到坏死区或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现象,该种诊断方法不仅可以诊断冠心病,还可排除其他心脏病。
   在临床治疗上,冠心病患者多是采用药物治疗作为冠心病病情控制的基础,主要通过环氧化酶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等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由此可见,虽然冠心病治疗与心肌缺血治疗大有相似之处,但冠心病治疗是以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心肌缺血发生几率为主。
   在饮食方面,冠心病患者应多强调植物性食物,多食蔬菜瓜果、五谷杂粮等,少食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纳,同时也要多加注意控制体重、血压和胆固醇。
   科普小结
   本文从疾病定义、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饮食方面对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进行简单介绍,由此可见心肌缺血和冠心病在某些方面存在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就是心肌缺血的发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冠心病导致的,二者之间虽然不是一回事,但却存在有密切联系。因此,倘若患者患有冠心病,则要坚持治疗,提防疾病发展成心肌缺血;当患者发现有心肌缺血症状时,则要及时就医检查及治疗,并根据引起心肌缺血的具体病因、病情程度、症状表现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