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1/1/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李娜 刘悦
[导读]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
李娜,刘悦
(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期间,因急性哮喘于本院急诊进行治疗的小儿共计58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29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分别为96.55%、100.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分别为82.75%、86.2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于急性哮喘患儿的急诊护理干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更佳,对改善患儿哮喘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且家长的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前言:急性哮喘属于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气管出现变态炎症反应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和喘息等,好发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且具有较高的反复发作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为了确保急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在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实施舒适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患儿的生活需求,还能够满足患儿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使其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接受护理服务,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且对于治疗的效果也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我院急诊科中58例急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在入组后采用摸球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29例。对照组中,男童16例、女童13例,年龄区间2~12岁,平均年龄为(5.17±1.33)岁;观察组中,男童15例、女童14例,年龄区间3~11岁,平均年龄为(4.93±1.27)岁;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措施,即包括了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观察组患儿则是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护理:由于哮喘在受到外界过敏原的刺激下会出现病情加重,所以针对于急性哮喘患儿,更加需要注重环境护理,在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基础上,还需要确保病室内温度、湿度的适宜,从而可以避免因环境过于干燥或潮湿而对病情造成影响[1]。同时,病室内需要避免摆放绿植,并严禁吸烟,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2)心理干预:在急性哮喘发作时,患儿的呼吸会受到影响,症状非常的危急,进而患儿家长会由于担心患儿的病情和身体而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患儿和家长的情绪,获取家长的信任,使其全身心的配合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治疗[2]。同时,对于患儿情绪的稳定,则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如播放动画片、音乐等,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促进患儿精神的放松。
(3)饮食护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为了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需要多饮水,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除的作用。同时,需要避免刺激类食物和海鲜类食物的摄入,避免因食物而诱发哮喘的发作。具体来说,食物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
1.3观察指标
   将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的各方面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为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度,经X2值检验后,以(P<0.05),表示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讨论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身体素质相对较差,进而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急性哮喘,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容易反复的特点,且目前并没有可以治愈的药物,大多是以控制病情和提高儿童呼吸道免疫力为主,以降低哮喘的发作几率。而除常规的治疗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的重要措施之一[3]。具体来说,舒适护理模式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主要是以舒适和全面为前提,加强对各护理细节的掌控,进而可以实现护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对患儿的生活质量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其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6.55%,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护理有效率为82.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6.20%,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显著,在完善护服务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对患儿症状的改善,促进患儿的身体恢复,且有助于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提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明珠.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心理月刊,2018(12):57.
[2]殷秀云,陈文珍,黄晓欢. 舒适护理路径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138-140.
[3]徐惠群. 舒适护理在慢性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儿气道功能的作用评价[J]. 心理月刊,2019,14(23):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