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1/1/19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黄城琳
[导读] 分析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黄城琳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50)
【摘要】:目的:分析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样本来自我院收治的50例颈性眩晕患者,时间2019年4月~2020年7月,采用抛硬币法分成对照组(针灸+推拿)与观察组(正骨手法+小针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性眩晕病症经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联合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正骨手法;小针刀;颈性眩晕
   目前,人们的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颈椎病引起的颈性眩晕发病率不断升高。颈性眩晕作为针灸科与骨伤科的常见性病症,针对慢性起病患者,往往会伴有头脑昏沉、精神不振表现,而急性起病患者则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无法久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1]。但是就目前而言,临床尚无根治性方案,仅仅通过扩张血管类药物进行症状缓解。中医学是我国医学国粹,一直深受医学者们的追捧,在长期研究后,提出正骨手法与小针刀可有效治疗这一病症。故而本研究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病人中选出5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主体,积极实施正骨手法与小针刀治疗,现把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7月间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作为此项试验的主要研究样本,共计50例,经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8~77[均龄(36.53±4.03)]岁。观察组2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0~78[均龄(36.50±4.04)]岁。两组样本资料经统计整理后,发现差异不高(P>0.05)。全部患者自愿参与试验。
1.2治疗方式
   对照组行推拿与针灸治疗:(1)推拿:沿着机体枕骨下缘从上到下拇指按揉颈部肌群和项韧带,直至第七颈椎;提拿冈上肌,按揉斜方肌,按压患者太冲穴、首三里穴、风池穴与列缺穴。一周2次,8次一疗程。(2)针灸:主穴有百会穴、天柱穴和夹脊穴,并留针30min,间隔10min针刺1次,出针后推拿,一天1次,8次一疗程。间隔1周休息2~3d即可。
   观察组行正骨手法+小针刀治疗:(1)正骨手法:取端坐位,放松颈部,拇指顶推高起棘突,其余四指扶正患者颈部,另一只手前掌紧贴患者下颌,掌心抱住患者后枕,直上牵提,旋转头部至受限一侧,另一只手拇指水平方向或者前方顶推棘突,听到响声后位移。一天2次,8次一疗程。(2)小针刀:俯卧体位,确定患者第2颈椎横突、棘突和枕骨椎旁肌压痛部位,并用4号针刀对上述部位与机体上项线压痛点进行松解剥离,一周1次,4周一疗程。全部患者均需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
1.3疗效评估
   研究对象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参考以下标准:(1)痊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已消失不见,6个月内未见复发。(2)显效:治疗后患者眩晕感有所消失,伴发性症状有所好转。(3)有效:治疗后患者眩晕感减轻,伴发症状得到良好改善。(4)无效:治疗后患者不符合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出现加重现象。临床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整理软件用SPSS20.0,用(x±s)代表计量资料,t检验;用(%)代表计数资料,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提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3讨论
   通常,在长期劳损或外伤的干扰下,人体颈椎会出现失稳现象,小关节错缝,组织粘连,对机体椎基底动脉产生明显的牵拉压迫现象,继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使得神经兴奋异常,收缩血管,造成血管痉挛或者缺血,从而引起颈部眩晕症状[2]。
   颈部眩晕在中医领域归属“痹症”、“眩晕”范畴,是久劳外伤、损伤筋骨,使得经脉不固、气血不畅所致,亦或者是复外受寒湿之邪,客阻经脉,气血瘀滞,髓海失养所致。在《灵柩》中有言:髓海不足,则脑海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故而颈部眩晕的病机在于机体气血不足、髓海失养[3]。正骨手法的应用,可有效纠正机体错位关节,使其恢复至正常解剖部位,减轻其在机体血管与神经中的压迫程度,加快机体血液循环速度,改善血管缺血或者痉挛现象,良好治疗颈部眩晕。中医学者亦认为正骨手法可舒经散结,活血通络,使得血脉通常,气血充盈,从而保证髓海得养。另外,小针刀治疗过程中,经过针刺、放血与局部剥离处理,可有效对机体局部组织粘连进行松解,调节机体神经,消除血管痉挛现象,保证机体头部血液良好循环,恢复脑部供血,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与此同时,小针刀的应用,可恢复机体局部肌肉韧带弹性,稳定颈椎,降低疾病复发风险[4]。在本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0%(24/25)较对照组68.00%(17/25)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以说明临床采用正骨手术+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极好,在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在颈性眩晕病症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金辉,于海玲,赵明宇.平乐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3):509-510.
[2]郭汝松,黄帆,赵思怡,等.正骨联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17(12):1428-1436.
[3]陈荣庄,阮紫娟,周敏.小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2):132-134.
[4]段泽武,靳小磊.正骨手法结合小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3):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