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150079
摘要:2019年,黑龙江机场集团共实现运输飞行起降186583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508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1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2.6%、8.3%。迎来通航以来的又一次历史新高,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使黑龙江机场在运行资源紧张条件下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随着黑龙江机场业务量的不断增长,黑龙江机场运行资源日益紧缺,但旅客、航空公司的运营需求却与日俱增,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各类运行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黑龙江机场整体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已成为机场运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资源
1正确认识安全与运行的关系
随着黑龙江机场航班量及旅客吞吐量的持续攀升,各类运行资源日益紧张,主要体现为高峰时段安检通道旅客堆积、夜间停航施工时间变短,停放远机位航班变多,空管指挥压力增大等等,机场面临的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确保机场的安全有序运行,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安全与运行的关系:安全和运行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夯实安全基础,为运行提供保障;改善运行质量,为安全营造有利环境。协调发展,稳中求进,把运行建立在质量有保证的基础上,避免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要始终把服务质量、航班正常等要素作为衡量机场运行的关键指标。如:在对某地服公司调研过程中,经过实际数据测算“通过峰值时的人员和车辆的配置估算出无论进出港,那么一个小时内最大限度保障航班时,保障力量明显不足,这样就造成工作人员疲于应付,违反规章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隐患潜在提升。因此,安全与运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2持续推动黑龙江机场航班时刻结构优化
航班计划是航班运行的源头,适应运行条件的合理的航班计划是顺畅运行的基础。航班计划是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生产运营的基础,航班时刻编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运行资源的保障情况。黑龙江机场随着旅客吞吐量与飞机起降架次的屡创新高,时刻资源日趋紧张和稀缺,高峰时段时刻资源已全部用尽,运行保障资源紧张情况日益凸显。航班时刻是影响机场运行效率高低、航班正常性高低的基础性因素,一定程度上是機场安全运行的客观环境。
目前航班时刻主要基于各航空承运人的历史时刻进行分配,时刻管理相对粗犷,与实际生产运行存在脱节现象。黑龙江机场作为24小时协调机场,为缓解有限的时刻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时刻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对航班时刻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3推进机场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3.1建立预算执行反馈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对于机场运行预算的控制,要建立起预算执行反馈制度,预算执行反馈制度是包括反馈控制和预算反馈报告两项内容在内的制度,反馈控制是各级部门将最终预算执行情况同最初的预算目标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值,并就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机场的领导机构和各部门要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财务部门要向上级报告最近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领导要对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对于重大财务事故,要责任到具体的部门,查找出现问题的环节,并确立整改措施。为了促进各部门的工作,机场还应当建立起严密的检查监督制度,建立起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对机场日常进行的各项费用进行标准考核,保证各项预算的准确性,机场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使机场的预算同每个员工的个人利益直接联系,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履行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管职责
政府部门要在机场场道建设质量管理上履行好监管职责,对于进场的施工单位要加大审核力度,保证其施工资质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所有参建单位具备合格许可证,这样才能保证机场场道建设施工质量。
政府部门也要将监管范围明确下来,了解各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在机场场道建设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均需要加强监管评估工作,让机场场道建设施工质量始终达到规定标准。通过做好监管工作,能够督促各施工单位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可以采取工程质量责任问责制,对于出现质量管理不到位和未履行职责的人员,必须严肃追究其责任,保证赏罚分明。机场场道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政府部门应该结合质量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为机场场道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这样才能督促各方规范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机场场道建设整体质量。
3.3 以人为本,抓好本职
机场的业务环境复杂,而且用户密集,对人为因素的管理,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指南,以及安全政策,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进而实现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一个成功的安全体系。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员自动构成了一道防火墙,而且这道防火墙是最安全可靠的,能长治久安的保证信息安全,为整体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实质,因此,在机场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将人作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职能。首先,各级领导要积极充当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示、解读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其次,在日常管理中引入人性化管理理念,主动关心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开展规范化的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水平。再次,要定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员工“回头看”,反思以往出现的问题,总结过去积累的经验,提高机场员工的安全保障能力。
3.4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 191 号,机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例会、风险评估、飞行区管理、目视助航设施管理、机坪运行管理、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鸟害及动物侵入防范、除冰雪管理、不停航施工管理、航空油料供应安全管理、机场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等相关制度。为建立适应现代航空安全管理的要求,机场应加强责任制度和激励制度建设。①建立责任制度。首先,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制、经济、思想、宣传等手段,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营造积极主动的安全文化,形成高效有序的安全运行机制和严谨细致的差错防范体系。其次,实行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凡因严重违法违规、渎职失职导致重大事故者,必须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最后,建立目标责任制。每年按管理层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定期检查,年终考核,兑现年度目标奖。②激励制度。设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实施安全竞赛和安全奖惩办法,以安全功过兑现奖惩,提升各级的安全管理能力。实行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适当向一线生产保障单位、向条件艰苦或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向安全风险大的员工倾斜,充分调动各类人员保证安全的积极性。
3.5增加自助服务设施
应该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导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要重视合理配置旅客服务设施,使候机环境更舒适和谐、旅客流程更便捷顺畅、服务设备功能更完备;应深入研究旅客行为及需求,关注旅客体验和感受,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增加自助服务设施。例如:北京新机场开展了绿色机场顶层设计,明确了高标准的绿色机场建设指标,并充分应用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成果,打造国家和行业科技创新工程。以规划设计作为重要抓手,在创新设计机场跑道构型,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建造首个同时实现绿色建筑三星级、节能建筑3A级航站楼,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开展海绵机场试点,提升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运行效率,推广应用新技术手段等方面深入实践。
结束语
总之,积极优化能源供应结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同时加快推进机场智慧能源管控一体化平台和体系建设,是机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的紧迫任务和重要支撑,在未来的机场建设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为基础手段,不断推进、优化绿色机场的建设是我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宋鹍,崔抒音.论绿色机场的建设与发展[J].空运商务,2015(1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