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 3004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明确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合力不足、过程不畅、平台孤立等方面的短板,这为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在遵从方向性、目标性、系统性、动态性协同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组织、内容、方法和载体协同,可以有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引言
目前,很多高校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工作局面。但从制度、绩效等方面推进非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大思政”格局,以及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探索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这些工作在部分高校开展得仍然不尽人意。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途径,才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的成效。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
协同育人主要包括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及全方位育人。详细来说,全程育人以往针对的只是学生入校到毕业的这一时间段,而新时代下高校基于立德树人这一基本要务,全面开展终身教育,重点针对的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他们的学习内容,将人才培养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整个过程当中,有针对性、有流程、有方法地按照各个阶段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原指的是院校、社会以及学生家长各自宏观的育人制度,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员育人强调的是微观层面内容,只要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言谈举止具有影响的人都是全员育人队伍的一分子。既有思政授课教师、班级辅导员、党团领导,又有专业导师、后勤服务人员、行政部门领导、退休教职员工与学生团体。而全方位育人在新时代中的空间范围有所扩大,通过多种有效载体、海量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渠道等方式,促进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多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与服务体制,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开展各项育人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效果的原因分析
2.1协同育人的理念还不够深入
协同育人理念虽已逐步形成,但是就教育主体而言,仍然存在惯性思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等的工作,而专业教师只需要搞好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只需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即可,没有深化对协同育人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也各管一摊,缺乏配合,这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者脱节的情况。
2.2沟通体系不完善,育人渠道难以畅通
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组织部门、学工部门、教学部门和基层院系等不同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分管领导和职责,部门之间横向沟通往往不如部门与院系之间的纵向沟通多。在现行的高校行政体制下,院系承担了具体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相关的工作资源和教育资源分属相应的机关部门。解决和推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的思想认识到位和资源支持到位,关键在于组织部门、学工部门、教学部门的有效沟通和达成共识,而这些部门存在交流交叉过多,给人形成越权印象,难免让人担忧;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科研部门等单位“三全育人”理念贯彻也不够到位,认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工部门和院系的工作,没有主动意识到承担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责。高校内部沟通体系不完善,难以形成认识到位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
3构建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3.1树立协同育人观念
全程育人注重时间上的随时育人,需要高校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和环节中,切实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而全方位育人则注重空间上的线上与线下育人,一方面是从网络和实际教学、课内外、校内外等不同方面建立广泛覆盖、立体化互通互融的大思政场域,另一方面是从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方向入手,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思想政治素养、行为规范、心理素质等,真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这三方面内容辩证统一,全员育人是前提基础,而想要实现全程与全方位育人就要依靠广大教职人员担当育人职责,同时全程育人还需要育人的全体成员参加与广泛覆盖。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体现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实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基础原则与核心思想。
3.2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协同的组织机制
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涉及众多的主体和广泛的资源,需要明确的制度化组织机制来协同。整合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与平台,重点在调整工作主体间的配合度,将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都紧密协调配合。高校党委要充分加强对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筹部署和组织建设,使组织部门、学工部门和思政课教学部门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推进中形成统一思想认识和工作推进步骤。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制订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步骤,构建分工协同、齐抓共管、资源共享、协同推动的资源整合机制。高校党委要培育业务能力过硬、政治素质过硬的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三支工作队伍的服务或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思想成熟和发展过程都可以展现正向的推动作用。
3.3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协同的动力机制
明晰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的岗位职责和内容。根据岗位职责和内容开展业务能力培训,通过体系化的培训内容和专业化发展路径提升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党务工作者深刻理解党校培训和考核以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发展过程和效果为指标;辅导员充分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以党建工作具体成效为依据;思政课教师深刻认识理论课教学的关键在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明确绩效考核与督导监督。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制度执行、工作协调、师生理解等不尽到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还是权责不明、奖惩不明。因此,要强化督导监督、绩效考核和表彰奖励等制度建设,根据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履行“三全育人”的具体职责,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统一标准、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的工作机制。
3.4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和思政工作思维
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强化信念,坚定信心,推进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促进、融合,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要创新党建工作思维,从不同维度出发,采取多角度思考的方式,寻求多种解决方案和融合点,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充分调研、结合现实、制订长期发展规划,突出改革创新特色,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塔式”工作机制,牢固树立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不断提升高校党建的工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需要校内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也需要校内全体教职员工的踊跃参与,更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个体等各种力量的深度合作。高校应从思想观念、系统平台、体制体系、氛围环境等不同维度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晓兰,李爽.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内涵及其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6):54-57.
[2]陆士桢.立德树人的内涵与方法———学习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J].人民教育,2019(1):11-14.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