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航海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725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创新创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我国特意提出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并将其实践应用到当代大学当中。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素质教育基础。对此该研究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大学;教学气氛
引言
从我国当前教育格局来讲,应用型技术大学包含非研究型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等。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也在步入转型期,职业教育方向也正随着市场动态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建设,则是为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提出新的教育方向,其是将教育体系立足于社会经济结构之上,通过创新、创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崭新的教育格局,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模式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创新理念的灌输下,更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教育载体,帮助学生明晰教学本质,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1创新创业教育对工程实践课程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创新能力培养是工程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的培养模式全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和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并具备基本创业能力,这是对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工程实践课程的需求。以东南大学工业发展与培训中心为例,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来源于传统的金工实习课程,虽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丰富,但课程体系仍然较为单一。具体表现在实践课程数量少,课程教学一味追求“量大面广”,教学内容缺乏深度,课程层次不明显,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差异性比较小,学生在进行实践课程学习时可选择的余地较小。同时现有实践课程体系中大多数的实践课程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课程形式单一,由于实践课程学时相对以往大大压缩,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构建一个贯穿于学生在校全学习周期的层次完善、类型丰富、开放创新的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2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
从创新创业本质角度来说,人们一种有计划、具备意愿的主动行为就可以称为创新创业意识,在大学生具备此种意愿的情况下,动机就会体现在有意识计划、围绕具体目标及决策等付诸行动方面。从个体角度来说,基于个体创业意愿及个体计划,创立企业的信念就能够体现创新创业意愿,在个体具备此种信念的情况下,后续履行及完善才可能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更多时候,个体的这种创业意愿仅可称为一种动机体现。在高校评估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过程中,在关注离校时毕业生创业人数和创业比例的同时,还应该以学校内的低年级学生为出发点,将这些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意愿不断提升,对具备潜在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加大培养力度,确保这些学生创业思维和创业意愿等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同时借助学校一些讲座、与创业者交流等机会,促使大学生逐步增强创业信心,使大学生创业意愿进一步提升,使大学生后续创业基础更加坚实。
3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3.1加强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新氛围
在校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题活动,在校园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目标、内容、任务让校园师生全新全面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参观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同时学校还要激励学生们创业创新,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带动大学生们的创业热情。
3.2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技术类人才不仅应掌握理论技能、实践技能,还应具备创新能力,拥有一定的思维转变意识,不受学科框架的局限,可深度挖掘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延伸,以拓展学生自身的视野。从创新能力的产生动机来看,其与先天、后天因素具有较大的关联,如学生的心理特性、思维意识、知识储备量、智力等,均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则可对学生的思想起到调控与引导的作用,令人才培养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养成拼搏、奋发的学习精神,学生将此类精神运用到课程学习中,可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率。
3.3发挥好通过评估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与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
谈及评估,既包含评选和评比的树立先进典型、用典型引路的意义,更包括分析现状、分析和总结出问题和经验的意义,斯塔费尔比姆的评价观点很值得引以为建设地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适时评估作为导向,即:“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估的层次应该是多层面的,包括学校自身的检查评估,学校与企业与所在区域的合作式检查评估,所有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横向型联动的检查评估,这就需要在事前制定有评估标准,在事中时候有依据所考察、检验、分析、总结、反思,要能够充分利用评估成果指导实践和改进实践的意义,要能够尽快落实到调整的思路、调整的举措上来。同理,发挥好通过评估发现和树立先进典型与发现和推广先进经验的作用,对加强地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十分必要。
3.4逐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从现阶段一些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课程时,缺乏专业教师的讲解,简单培训辅导员并由辅导员开展具体教学现象的存在,难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加之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等因素,必然需要高校引起高度重视。例如:高校可对一些教师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参与给予鼓励和引导,根据教师亲身体验开展具体教学,才能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再如:高校还可以积极邀请相关专家到校内指导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期开展讲座活动,将与成功者交流的机会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确保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得以有效解决,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3.5注重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不仅是学生实践能力检验的平台,更是当前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种必然需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其面临的是多元化社会,由于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在思想与见识方面要高于其他人,当前经济社会体系更是为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在社会需求与教育需求的双重导向作用下,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培养时,应深度挖掘创业教育的本质,将职业素养与创业意识进行融合,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在思政教育工作的辅助下,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更好地明确创业主体。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社会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注重社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创业意愿和创业精神,为大学生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引,促使大学生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光元,杨传勇,王付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条件、限度和应对[J].皖西学院学报,2019,35(5):7—10.
[2]李飞.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介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5):42—45.
[3]李季.“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