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国有林场发展服务中心 黑龙江绥棱 1522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较迅猛,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环境恶化问题亦随之而来,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须采取科学、高效地管理措施,极大程度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确保民众生命安全。丰富的林业资源作为改善我国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据国家现阶段林业发展现状,从多角度出发阐述了林业的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方法。
关键词:林业发展;林木种苗;营林生产效益
引言
林业资源属于再生资源,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随着当前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政府部门也加大了对营林生产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我国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我国营林生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树种书搭配不合理,林业树种较为单一等情况,再加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带来的影响,导致营林生产工作的开展以及林业工程的发展受到影响。
1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专业人才
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对于人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在营林生产管理中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管理人员,营林管理人员在选择树苗和栽植的过程中会由于专业水平不足,无法进行科学化的营林生产管理,从而导致造林的成活率低,苗圃的结构失衡等情况出现。此外,很多的工作人员,对于营林生产工作重要性缺乏认知,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工作激情,经验水平不足的情况,从而工作人员对树苗缺乏正确的了解,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而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会影响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制约了营林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林业工程的发展。
1.2造林成活率低
植树造林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因此造林工作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关系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当前我国在造林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在工作人员栽种树苗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素养不足或者对树苗的了解程度低导致了挖坑国小,无法促进树苗的正常生长,还会出现栽植树苗的深度不足等,这些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足所导致的。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了造林成活率低,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生产管理方式落后
当前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技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人们开始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以及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但是营林生产管理仍然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经营管理模式陈旧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体现在对于种植林木和砍伐林木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缺乏专业性人才、苗木结构失衡、各个部门权责不清等情况,影响了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模式的陈旧表现为很多的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林业工程的发展。
2利用林木种苗发展促进营林生产效益提高策略
2.1完善营林管理制度
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通过制度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使营林管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科学化。因此,要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要真正的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个人身上,优化分工,规范各个部门的责任范围。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利用绩效考核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营林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促进营林生产管理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提高营林生产管理水平。
2.2加强对苗木基地的建设
良种壮苗是营林工程建设的关键,林业单位的持续良好发展是确保苗木质量的基础,优质苗木质量对造林工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对苗木基地的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按照客观规律与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引导和规范管理,提升种苗抗自然灾害及虫害的能力。与此同时,坚持立足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为基地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1]。此外,相关部门适时开展苗木基地调查调研工作,强化种苗机构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发展壮大小苗,控制大苗,加强监管大苗移植活动,即时铲除枯死的苗木,严格证照的办理和发放,严禁乱采、乱挖、非法运输,限额指标量化分配给经营户,细化各个阶段台账登记工作,促进苗木基地产业向持续健康、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方向发展。
2.3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营林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完全取决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无论是选择栽种苗木、合理搭配苗木以及植树造林都是需要工作人员亲自操作。因此要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就必须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提高营林生产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并积极的引进专业人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为病虫害的防治、营林生产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保护环境重要性、树苗的选择等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其次,还需要制定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部分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薪资待遇较差,导致了他们对工作缺乏热情,从而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2]。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并通过考核的方式,给予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林业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发展
经济发展规律是林业发展的先行者,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制定其发展路线。而营林、造林相关工作是一项较客观的工作,其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苗木的生长质量高低为准[3]。因此,需要及时统计树木的保有率、生长率及成活率,以此有效避免林业发展的盲目性及随意性,促使林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5提高森林抚育质量
在营林生产管理中,工作人员在选择树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降雨、地理条件以及树苗本身的特点进行选择,选择合适的树苗才能够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其次,还需要让管理人员掌握科学卫生的抚育幼苗的方式,并让管理人员加强对幼苗特点习性的了解,在栽种的过程中,合理栽种,降低人为因素,对树苗成活率的影响[4]。此外,在发生自然灾害时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发生病虫害时,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对树苗无危害的药物进行喷洒,在喷洒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棵树苗都要喷洒均匀,不能漏喷。同时对已经产生病虫害的林木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传播。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森林抚育质量,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结语
当前我国的营林生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政府、社会大众加强对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可以通过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提高森林抚育质量等方式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营林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忠宽.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生产效益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97.
[2]刘佳.试论利用林木种苗发展促进营林生产效益提高策略[J].农家参谋,2018(09):99.
[3]何亚庆.林木种苗管理策略研究[J].河南农业,2016(26):35.
[4]赵小敏,陆亚梅.加快林木种苗发展提高营林生产效益[J].农业与技术,2015,35(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