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单位党建工作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邵红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安徽省蒙城县水利局茨淮新河工程管理所  2335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各项工作的第一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承接党的工作任务的主体力量。因此,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此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力”“魄力”“魅力”,用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策略
        企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积极开展和落实党建工作,可以提升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身修养。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党建活动,认真学习国家各项政策法规,了解掌握党建工作现状和形式,进而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确保党员思想觉悟的提升。
        一、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激活基层党建工作“内力”
        只有积极加强基层党建的民主建设,不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抓强队伍建设、提升群众参与度,把基层党组织的“头雁作用”和广大党员群众的“热情参与”积极结合,才能激活并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协商民主理念。加强基层党建的基础在于构建现代化的基层协商民主体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强化党员和群众在基层党组织中的话语权。一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基层协商民主的原则和程序,明确人民群众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地位和协商范围,最大程度调动人民参与民主协商的积极性,为基层党建注入活力。二是推动“共治共享”理念与“共同体”意识的融合,提升人民群众在基层党建中的共同体意识。
        抓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队伍。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各项基层工作的保障,也是激活基层党建末梢的保证。首先,要使党务干部队伍与其承担职责匹配。做到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治站位、实务水平、履职能力等与党务工作者的党建责任压实相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务干部队伍是否配齐配强。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弱化党建工作,使党的建设工作落后于企业改革发展,一度造成党务工作部门成为“冷衙门”,党务工作人员“门可罗雀”,甚至出现“养老岗”“安置岗”,这些都是影响党建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打造一支“有所作为、有所奔头;有专业化、有职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加大党务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力度,落实解决“同工同酬”问题,积极拓宽其成长空间,把基层党务工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其次,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带头人的队伍建设工作,基层党建工作带头人必须杜绝“门派”“圈子”和“码头文化”,使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廉洁的作风,强化队伍的纯洁性,保证基层党组织始终战斗在基层党建的第一线,为基层党建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提升群众参与度,完善党群协商制度。激活基层党建必须推进党建开放,加强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和联系,提升基层群众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党组织群众工作的有效性,在听取群众意见中完善党的制度建设。通过推进党建开放和公众监督,不断发现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恰当行为,并给予纠正,进而提升党组织的社会凝聚力和公信力。
        二、立足实际长远谋划,增强基层党建工作“魄力”
        基层党建工作应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敢于求变、敢于创新。这不仅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有勇有谋,基本素质和应变能力过硬,还需要有全面完善性的制度支持。


        立足于制度前瞻性,提升基层党建的革新底气。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不断更迭变化的环境,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工作需要具有勇于革新、积极谋划的胆识。胆识源于底气,而底气就是完善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建设,以此应对新时代的考验,成为党建工作坚实的后盾。
        着眼于制度民本性,确保基层党建的基本性质。基层党组织是党和人民最重要的纽带,是党组织发展极为重要的部分。着眼于制度的民本特质,让基层党建的发展扎根于人民、发扬于人民、受益于人民、反馈于人民。以人民为基础,基层党建才能长期发展。
        集中于制度务实性,增强基层党建的公信力。面对群众的切实需求,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集中于制度的务实性,建设务实的制度,培养务实的党员,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魄力。
        三、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这说明,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人,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
        突出政治功能,通过维护民利、凝聚民心、问需与民,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基层党组织要承担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凝聚党内思想、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这要求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指南针的作用,坚持基层工作的政治导向、发挥强有力的战斗力,保障人民生活幸福。二是要强组织、强领导。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优化组织设置、强化领导职能、开创新的工作形式,扩大基层组织覆盖,才能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对内要凝聚党员,紧紧依靠组织开展工作、自我提升,对外要团结人民群众在组织的领导下攻坚克难。
        强化基层党员制度意识,齐抓共管落实行动要求。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新时代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对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面对基层党的工作地位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重点的突出性,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成为基层党建的关键,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实施者和制度的执行者,必须要增强制度执行意识,落实制度执行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制度执行的表率,形成“按规则办事,依制度执行”的工作理念。一方面真正理解制度是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执行有效、服务于民的基础保障,做到以制度为底线,思考问题、处理工作、作出决策。另一方面做到行动落实。制度执行不是空喊口号,需要基层党员干部在守制度、用制度等方面争当表率,带动党内外形成“依制度办事”的工作守则,不乱用职权、不徇私舞弊,将制度约束纳入党员纪律约束之中,严格执行工作准则、增强制度认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制度执行力。
        形成约束机制,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建。从基层组织建设上完善制度建设,对基层党员提出执行约束,在工作执行中形成制度机制,使面对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的基层工作焕发出新魅力。首先要“守好建章立制的原则”。基层党的工作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这要求工作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精准高效地满足实际需求为原则,使得制度机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导向性、创新性,让制度在基层“用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基层工作的行为准则、形成长效机制。其次要“执行与监督并行”。制度的执行不能仅仅依靠党员干部的自觉自律,如果没有外在的约束,便是神聚形散,极易受到外部无形诱惑的冲击。这要求基层党建工作应把制度执行和制度监督共同推进,共同助力基层制度执行力的提升,把建立监督机制、落实责任追究、严格纪律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党内外监督,形成监督合力,不断推动制度执行。
        参考文献:
        [1]李庚香:《让失责必问成为一种常态--学习《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几点体会》,《领导科学》,2017年第5期。
        [2]文丰安:《新时代单位治理的制度陷阱与超越路径》,《行政论坛》,2019年第1期。
        [3]罗善勇.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7(03):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