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结合行为干预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0月20期   作者:朱婷
[导读] 分析探究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护理期间联合应用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婷
(芜湖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护理期间联合应用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方便抽样法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以后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护理期间结合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价值。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数值具有明显优势,P<0.05;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护理期间结合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对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具有确切效果,可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分析发病原因和遗传、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联系,此类疾病的病理学改变和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区别仅在于患者是否存在过量饮酒史[1]。经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概率在不断的提升,呈现为年轻化趋势,对于人体健康威胁较为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一种可逆性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可促使肝脏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2]。为此本文展开对照研究,分析评估非酒精性脂肪肝护理期间结合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取得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展开对照研究,以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2020年10月接受治疗,应用方便抽样法将所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组后例数均等,评估其一般资料:对照组男性:女性=23:8例,年龄跨度为31~68岁,平均年龄为(49.67±1.38)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42±1.06)年;于观察组中男性:女性=24:7例,年龄跨度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49.76±1.42)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5.07±1.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展开对照研究,所得结果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含为患者创建病历档案,展开宣传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饮食、适量运动。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1)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关怀态度掌握患者家庭、工作以及社会交往情况,判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压力来源,详细讲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危害以及疾病知识,例如病因、转归、预后等相关内容,对于患者存在的疑问耐心解答,告知患者采取科学治疗以及辅助干预以后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康复信心的提高。对于负性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分阶段落实心理暗示、压力调节以及音乐疗法和自我鼓励等措施,叮嘱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情感支持以及陪伴。(2)饮食指导:进行患者进食热量的控制,根据患者饮食耐受性控制进食量,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此外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饮食结构的制定,科学分配脂肪、蛋白质以及纤维素等摄入量,叮嘱患者禁烟戒酒。(3)运动指导:了解患者喜好,制定针对性的运动计划,以骑行、羽毛球、爬山、快走等形式为主,将运动次数控制于每周3-4次,在日常生活期间保持较为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因运动过量造成机体劳累。(4)自我管理:引导患者进行日常自我行为管理和目标的制定,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饮食、运动以及体重的变化情况,记录检验指标,通过电话随访形式给予患者专业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规范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定期复查)。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值借助于SPSS 23.0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应用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水平评估
   观察组肝功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肝脏慢性病变,临床特点表现为病程长、病征表现不明显,病情呈轻度者可以治愈,重症患者采取科学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对于改善临床症状具有积极影响。因大多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较差,对于疾病缺乏准确认知,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采取治疗措施的同时应用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4]。
   此次研究结果为观察组肝功能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所得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已经逐步超过了酒精性脂肪肝以及病毒性肝炎,发展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加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此疾病的治疗以及病情进展的抑制具有重要意义[5]。结合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从加强疾病知识讲解、调整运动计划以及饮食结构等方面落实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知,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升整体健康状态。因心理、饮食以及运动指导等措施都建立在生命体征的基础上,提升了患者护理依从性,能够养成健康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6]。
   综上所述,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护理期间结合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对于提高肝功能水平以及患者自身健康认知情况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英新.优质护理干预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科学,2020,11(20):88-89.
[2]刘俊卿,叶建红,黄丽容,等.健康教育结合行为干预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57-59.
[3]王艳,王新娜,王莉莉,等.跟踪护理干预策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0,14(04):310-312.
[4]张英,王兰锋.跟踪护理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4008-4010.
[5]梁海敏.聚焦解决模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自我效能感及生活习惯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16):1986-1987.
[6]吕佳,高月求,方淼,等.参葛方配合生活饮食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S1):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