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婷
(泉州市惠安县德仁医药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142)
【摘要】 目的 调查研究中成药联合使用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零售药店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中选取1000份,统计ADR发生率,并分析ADR临床特征,分析ADR发生因素。结果 中成药联合使用ADR发生率为5.60%;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占比65.20%;6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最高,占比48.21%;经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占比55.36%。结论 在使用中成药联合治疗时,应依据辨证施治,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规范使用中成药,以此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预后恢复。
【关键词】 中成药;联合;不良反应;中药材;中医学理论
近年来,中成药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其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材依据组方原则以及工艺标准制成丹、膏以及散等各种剂型,其使用方式较为简便,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且毒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已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1]。多种中成药联合使用也较为常见,但目前关于中成药的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制说明较少,且因中成药自身成分较为复杂,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其给药成分、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更为繁杂,因此不良反应(ADR)也随之上升,对患者预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2]。因此为明确中成药药品相互作用之间的机制,降低ADR发生率,本文就2018年1月~2019年12月零售药店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1000张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零售药店中成药联合使用处方1000份,使用处方患者中男、女各563、437例,年龄在3~72岁,平均为(47.82±12.02)岁。入组标准[3]:(1)对所选药物无过敏史;(2)病例资料完整;(3)均符合中成药使用指征。排除服用西药引发ADR者。
1.2 方法
经过信息系统检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取中成药联合治疗患者病例资料,并通过跟踪随访,统计ADR发生率,并将ADR患者年龄、临床表现等信息进行记录。ADR症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ADR统一分类法累计的30个器官/系统实施分类。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中成药联用ADR发生率,并观察ADR发生年龄、给药途径分布情况等。
2 结果
2.1 中成药联用ADR发生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1000张处方中,有56例发生ADR,ADR发生率为5.60%。ADR包括消化系统反应11例,占比19.64%,肝肾功能损伤5例,占比8.93%,变态反应35例,占比65.20%,心血管系统反应5例,占比8.93%。
2.2中成药联合使用ADR发生实例分析
部分中成药虽成分不同,但其功能主治相同,联合使用极易增加ADR发生;如:患者诊断为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开具血栓通、脑栓通胶囊;两者均伴有通脉活络、活血化瘀的效果,若两种药物联用,则极易引发脑出血。如:诊断为大脑动脉栓塞;开具血塞通片,脉血康胶囊,两种药物均有活血通络的效果,增加出血风险。如:诊断为胸痹心痛病与咽炎,医师开具六神丸、麝香保心丸,因两种药物均含有麝香与有毒性中药蟾酥等成分,且六神丸中含有毒性重要雄黄,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极易导致中毒。
2.3 ADR与患者一般情况
56例发生ADR患者中男、女各32、24例,年龄在11~72岁,以6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最高,有27例,占比48.21%,见表1。
3 讨论
中成药已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其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以中药材为原料,严格依据规定方式生产的制剂,具有保存方便、便于携带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多种中成药联合使用现象日益增多,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也日渐凸显,联合使用中成药ADR发生率也随之上升[4]。
一般情况下,临床认为中成药的作用是多靶点、网络化以及多途径的整体过程,但目前临床尚缺乏对中成药ADR的说明。部分中成药的有效成分自身具有一定毒性,长期服用或剂量过度会出现一定的ADR,此外,因中药材受季节、产地以及土质等因素影响,其质量参差不齐,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5]。本文研究显示,中成药联合使用引发ADR发生率为5.60%,表明,中成药联合使用ADR发生率较高;ADR发生中以变态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过敏性药疹、发热等皮肤过敏表现最为常见;ADR发生以60岁以上患者最为常见,考虑原因为年龄较大患者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中药无毒害,对配伍禁忌不熟悉,在此情况下擅自用药,造成中成药滥用,危害患者身体健康[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比例较口服、外用高,考虑原因为中药注射剂经静脉给药会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微粒、内毒素等因素可能会诱发ADR,故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给药途径。针对上述因素,可采取以下用药原则,以降低ADR发生率,其中包括:多种中成药联合使用需明确患者病情状况,并确定单一使用一种中成药无法满足症候时,可采取多种中成药联合使用;同时多种中成药联合使用,必须遵循药效互补的原则以及增效减毒的用药原则,应注意相同或基本相似的中成药不能叠加使用;针对某些病症可使用中成药内服、外用联合用药;尽可能避免使用药性强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
综上所述,针对联合使用中成药,临床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并注意患者个体化差异,严格把控适应症选择药物,以此降低联合使用中成药ADR发生率,确保患者预后恢复。
参考文献
[1]胡雪,张月明,曹雪, 等.42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食品与药品,2020,22(5):412-415.
[2]汪晓娟,方清影,魏浩洁.96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帕累托图分析[J].中国药业,2020,29(18):22-26.
[3]张祥霞,唐丽娜,王丽.163例中成药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0):1423-1425,1429.
[4]孙国平,王海飞.66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3):409-411,414.
[5]祝晓雨,张伟光,赵志刚.利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8,16(9):34-38.
[6]廖玉芳,岳建农.重庆市黔江地区医院抗肿瘤中成药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药业,2019,28(20):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