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移动 GIS 搭建县级(市)造林管护信息系统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27期   作者:郑建斌
[导读] 本文针对利用移动GIS搭建县级(市)造林管护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郑建斌
        新疆天山天池国家级森林公园  新疆昌吉州 阜康市  831500

        摘要:本文针对利用移动GIS搭建县级(市)造林管护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介绍了系统需求和开发环境,探讨了系统功能和具体设计,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GIS;造林;管护;信息系统
        
        我国人工造林面积较大,而在具体造林和管护过程当中,需要实现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这一目标。从信息角度出发,在过去的造林管护工作当中,对造林规划设计系统以及综合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对造林管护的信息系统研究则相对较少。而通过应用移动GIS技术,可以在有限处理能力以及移动计算环境下,为造林管护工作提供分布式的、移动中的地理信息服务,从而更好的采集各类数据,对自然灾害等及时进行响应,而且还能够实现造林管护信息的动态监测。
一、系统需求分析及开发环境
(一)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可以通过业务需求来有效进行映射。在造林管护工作当中具有造林面积大和小班数量多等特点,相关企业单位和部门往往各司其职。在县级主管部门当中,需要对各管护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并实现适时跟踪、全程监管以及对造林管护工作的作业成果进行核查,全面提升造林效果。但目前在县级造林管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相关责任人往往采用纸质图融合桌面系统的方式来进行具体工作,而且对未经系统整合的终端系统进行应用,从而实现监管作业,将系统的相关操作流程在桌面GIS体系当中进行照搬,这导致造林管护工作的方式存在滞后性,相关信息资源不够统一,而且系统操作十分繁琐,最终降低了总体管护效率。对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系统需求进行全面分析,而系统需求可以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两种。其中,功能性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现场核查过程当中,定位和区域判断的效率相对较低。其次,在管护复查过程当中寻找抵达造林地的路径难度较大[1]。再次,造林小班的归类不够清晰。第四,对标准规范进行查验时,没有及时获取关键信息。最后,在记录管护时间后,对认知数据进行归类十分零散,而且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进行检索。因此上述内容需要加大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进行解决,以此来完善系统功能。而非功能性需求则主要强调便捷性、统一性,需要确保操作便捷和具备统一的工作流程、地理坐标系以及划分规则等。
(二)系统开发环境
        该系统对移动GIS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参照,具体包含数据库、移动通信、移动终端以及服务器等。系统主要采用二次开发模式,并利用移动端GIS软件的开发工具包,可以提供具体的应用程序接口,从而构建高性能的地图映射和地理信息系统。而该系统所选择的开发环境为Android集成开发,可以提供相关开发和调试工具。
二、系统功能及设计
         目前在造林管护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由于信息化手段的缺乏,进而导致相关管护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对此,需要对适用于县级尺度的造林管护信息系统进行合理构建,以此来有效实现识别文件查询帮助、轨迹记录、矢量识别与要素查询以及专题图类别等相关功能,具体来说需要合理构建平台,并对移动GIS技术进行有效应用。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县级造林管护方式得到有效创新,而且还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造林管护信息系统的设计模板,进而全面优化造林管护模式[2]。
(一)功能模块设计
        结合系统需求进行分析,需要对县级管护系统的5大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轨迹记录、查询识别、专题图类别、管护日志以及文件帮助。


(二)图层表达功能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网站天地图进行了有效构建,从而为相关开发者提供具体的应用程序接口和在线服务资源。通过对天地图服务进行调用,可以将布局统一的影像和矢量图作为相关系统的底图,不仅能够对相关地理图层信息进行获取,而且还使系统的图层扩展性和兼容性得到了有效增强。相关县级单位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造林小班专题图进行构建,其可通过矢量图的勾绘形成,并在终端空间数据库当中进行构建。在造林管护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可通过天地图来对各区域造林小班图层进行衔接,确保视野的宏观性,同时还能够对不同造林小班专题图进行选取,以此来实现对比、分类和判读。
(三)查询识别功能
        查询识别是移动GIS所具有的一项重要基础功能,通过该功能可以采用文字信息输入的方式,对矢量要素的位置信息进行获取,同时还能够对造林小班地图位置进行掌握。识别功能则可以对不同矢量要素进行选取,以此来得到相应的图片和文字信息,例如对造林小班属性表和造林地的现场图等进行获取。
(四)定位与轨迹记录功能
        在造林管护实践工作开展中,对终端定位系统进行引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相关工作人员可在系统主界面对定位按键进行点击,从而实现终端定位。结合定位信息,负责人可明确自身位置,同时还能够对造林边界进行核实。轨迹记录模块的应用目的在于,对初期或经过勘定具有较高可达性的管理路径进行记录。在造林初期,林地小班环境相对比较简单,因此相关小班路径也容易进行确定,但当管理间隔相对较长时,环境、人员等相关因素容易出现变动,进而导致找寻原路径的难度加大,降低了相关造林小班的可达性。系统通过终端定位可对坐标信息变更进行记录,同时还能够绘制具体路径,有效形成相关的轨迹记录。在具体巡护过程当中,复用轨迹可使维护路径的延续性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管护效率[3]。
(五)管护日志功能
        在造林管护过程当中,日志是一项重要的记录方式,即将管护时间、轨迹地点、问题描述以及内容等进行了有效结合,还能够得到具体的现场相片处理结果和解决方案。在日志的录入页面当中,可对日志类型、主题、管理责任人以及管护对象等进行选择,同时相关负责人还可以结合地图图层对多边形区域进行划定,并添加相关的文字信息,对现场照片进行拍摄[4]。日志录入页面可作为重要的日志,在造林管护队当中进行发布,并得到相应的消息回复。相关日志项需要结合自身类型在日志列表当中进行存储,同时还要可供检索。相关负责人在管护工作中不仅要通过轨迹记录功能来对相关空间属性日志进行制作,同时还应通过备注来形成具体的图文属性日志,并与造林管护队有效进行信息交互,使造林管护日志的可读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
(六)文件帮助功能
        文件帮助主要采取列表形式,对管护过程当中的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以及规划设计等内容进行有效展现,从而帮助相关负责人和管理队伍进行参照和查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对管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县级造林管护部门在具体实践当中,不仅要对外业监管、跟踪等进行负责,同时还需要完善内业的系统报表和日志归档。通过对移动GIS造林管护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和应用,可以合理设计多项功能模块,进而在现场核查当中准确判断位置和区域,对造林小班类别进行明确,同时还能够采取数字化方式对事件日志进行管护。因此,县级造林管护部门需要对GIS造林管护信息系统加大应用和研究,从而全面提升造林管护工作质量,促进我国的生态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淳浩.我国森林管护及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0(19):70-71.
[2]史恒如.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探讨[J].广东蚕业,2020,54(09):89-90.
[3]王培全.营林工作中造林树种的选择和管护的运用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3):45.
[4]侯中原.基于移动GIS的县级造林管护信息系统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35(03):87-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