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山西区块延 10 层段成藏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27期   作者:王保战
[导读] 在明确麻黄山西区块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刻画延安组古地貌特征
        王保战
        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6
        摘要
        在明确麻黄山西区块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刻画延安组古地貌特征,梳理麻黄山西区块油气成藏条件、成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明确了延10不同类型油藏的成藏模式。区块东北部优质源岩发育区,延10油成藏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和局部构造。区块西、南部延10油藏的分布受摆宴井断裂分布、延安组古地貌和局部构造联合控制。麻黄山西区块延10段主要以河道边部上倾尖灭带形成的复合油藏及河道中部的丘状隆起形成的构造油藏两种类型为主。
        关键词:延10;古地貌;油藏类型;成藏模式
0 引言
        麻黄山西区块(以下简称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西缘逆冲推覆带和天环坳陷结合部位。区块面积848.554Km2。近几年,区块邻区长庆油田在盐池新区、彭阳地区的延安组勘探实践发现延安组古地貌特征与延安组岩性-构造油藏有较好配置关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测井、三维地震开展延安组古地貌特征刻画工作,进而对延安组有利勘探目标区进行预测。
1 区块概况
        麻黄山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跨西缘逆冲复杂带和天环坳陷两个构造单元。区块西部处于西缘中段逆冲推覆带发育范围内,东部位于相对稳定的天环坳陷范围内。侏罗系地层沉积中后期,受燕山运动影响,盆地西缘发生多期强烈的逆冲推覆,喜山期的构造运动又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西缘中段现今格局主要发育受数条近南北向主冲断裂控制的逆冲推覆体系。主控断裂约束下的断块背斜构造是中生界延安组油气运移聚集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与断裂相关联的背斜和断鼻,呈条带状分布,形成了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2 沉积特征
        麻黄山西区块内中生界以上地层发育较连续齐全。从下往上依次发育,三叠系上统延长组,侏罗系下统延安组和中统直罗组、安定组,白垩系下统志丹群,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为该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通过区域地质特征、岩心观察,矿物成分,测井响应特征等综合分析,发现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延10属于辫状河河谷充填沉积,延9-延6属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而延5之上则属于曲流河沉积[1]。下侏罗统延安组地层埋深约2000~2400m,厚约250~400m,延安组除顶部延1地层受剥蚀影响,残余厚度分布不均,局部地区完全缺失外,其余层组发育完整。总体上为一套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的煤系含油地层组合。延安组地层岩性主要包含浅灰和灰白色中砂岩、细砂岩,灰黑色泥岩和煤层,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延安组内部发育多套煤层,且单套煤层在区块内发育范围较广,是良好的地层对比标志层。砂岩以河道沉积为主,表现出明显的正韵律特征,是延安组和延长组地层界限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砂体厚度在几米到二十余米不等。
3油气成藏条件
3.1烃源岩条件
        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和延长组中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原油的成熟度Ro为0.7-1.0%,油源与长7的暗色泥岩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可比性,表明延安组和延长组的原油主要来自延长组长7油层组。
        中生界延长组长7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受逆冲作用的影响,湖盆整体发生快速沉降,湖盆发育达到鼎盛时期,沉积一套深湖相深灰色、灰黑色泥岩、油页岩,为中生界主力烃源岩。具有明显的高自然伽马、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和低密度的电性参数特征。黑色泥岩厚80-140m,西南往东北方向逐渐增厚;油页岩或炭质泥岩厚10-100m,优质烃源岩主体位于区块东北部。
3.2储层条件
        延长期末,由于印支运动,地层被整体抬升,延安组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延安组地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接受沉积的,延10地层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前侏罗纪古地貌。延10河流被古地貌限制在河谷之中,在河谷中优先接收沉积,到河谷被充填满之后,才在河谷外接收沉积。
        据上所述,延10河道砂体的分布受延安组古地貌的约束,因此刻画延10河道展布特征之前,首先要刻画延安组沉积前古地貌特征。利用地震追踪T5(延10底)-T5e(延6顶)反射界面,得到延10-延6地层厚度分布特征,用印模法分析延安组古地貌特征。在古地貌的宏观约束下,结合钻井揭示的延10砂体特征,完成了延10河道砂体展布特征的刻画。
        麻黄山西区块在延10期整体处于盆地西缘相对高部位,工区内没有大的河流穿过,广泛发育从局部高地向低洼处汇流的河道,在区块的中部汇聚成两条主河道向东汇入宁陕古河。北部主河道位于三维地震资料覆盖区,古河道发育刻画更为精确,成不规则网状汇聚到区块中部,近东西向汇入宁陕古河。南部河道位于二维地震资料覆盖区,河道刻画较粗略、主观性强,成南西-北东向汇入宁陕古河。砂体厚度范围4-30m河道边部河道砂体厚度厚度小,河道主体部位厚度大。
3.3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
        延10及延安组其它层段都属于跨越式成藏组合,烃源岩来自长7,断裂体系沟通油源,顶部煤层及致密泥岩层是有效盖层。
4 油藏类型与分布规律
        根据麻黄山西区块已发现油藏、油气显示井的分布特征,结合构造、储层特征等多因素分析,认为延10主要发育构造和岩性-构造两种油气圈闭类型。
        工区内延10期主要发育沿古沟槽辫状河道,砂体厚度大、连通性好。分析数据表明,延10砂岩储层属于中低渗储层,油源从长7断裂运移至延10储层后,在水驱力的作用下,可以在砂岩储层内形成面状运移。后期压实作用下,河道边部形成上倾砂体尖灭带;不均匀压实作用下,在河道中部形成的丘状隆起,都是有利的聚集场所。
        宁东17和宁东22井区,纵向上位于长7优质烃源岩叠置区,且局部构造和砂体储层形成良好配置,油气显示最为活跃。摆宴井断凸带附近,宁东20井区离油源相对较远,但是靠近摆宴井东断层,利于沟通深部油源,聚集成藏。综上所述,延10具有明显的“烃源岩控区、断缝疏导、局部构造控藏”的油藏分布特征。
5油气成藏模式
        通过做高产井所在油藏的油藏剖面,对比分析延10油藏成藏模式。宁东17井位于河道砂体边部,测试日产原油1.31方,从连井剖面可以看出,宁东17延10砂体向宁东23方向砂体尖灭,并且中间存在一个完整的局部构造,利于形成砂体倾尖灭带油藏。宁东22井试获日产3.2方的工业油流。宁东22井区提交延10探明储量14.32万吨。从连井剖面图可以看出宁东22井处于砂体相对较厚的河道中部,地震解释为一个完整的局部构造,认为宁东22井区油藏是河道中部丘状隆起油藏类型。
        综上所述,麻黄山西区块延10油藏模式是储层分布受古地貌的严格约束、断裂沟通油源与砂岩储层、河道边部上倾部位及河道中部丘状隆起聚集成藏(图1)。

图1 麻黄山西区块延10成藏模式图

6 结论
        (1)麻黄山西区块延10期整体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沉积,延10地层的分布明显受控于前侏罗纪古地貌。
        (2)延10具有明显的“烃源岩控区、断缝疏导、局部构造控藏”的油藏分布特征,油藏主要分布在河道边部砂体上倾尖灭带上,也存在个别河道中部成藏的例子。
        (3)麻黄山西区块延10成藏模式是储层分布受古地貌的严格约束、断裂沟通油源与砂岩储层、河道边部上倾部位及河道中部丘状隆起带聚集成藏。
参考文献:
[1]杨若愚等. 鄂尔多斯盆地环县西部延10沉积相特征研究[J].云南化工,2020,47(1):101-103.
[2]苏萌. 华庆地区中生界侏罗系富县组油藏[M].西安石油大学,2020.
[3]王松.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古地理[M].成都理工大学,2018.
[4]白云云等. 马岭北三区延10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J].中国锰业,2018,36(4):98-101.
[5]陈朝兵,宗超伦,焦立芳等. 束鹿凹陷西斜坡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J].石油地质与工程,2020,34(4):1-6

作者简介:王保战,男,汉族,河南郑州人,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从事油气地质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