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27期   作者:万玉
[导读] 由于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
        万 玉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0235
        摘要:由于我国现如今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正在从高速增长时期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时期,因此就要求我国国有企业能够在经营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而激发国有企业释放更多活力与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经营和产品质量,对市场进行有效供给,进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路径
1国有企业经济管理和发展的现状
1.1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动能在发生转换
        以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投资以及出口进行带动,随时面临投资拉动增长乏力的风险。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进而对所需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此,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动能必须做出转变。
1.2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全球化已经席卷世界各地,我国经济也在面临巨大挑战。即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需要据此改变自身的经营管理以及发展模式,推动自身更好、更快的前进。
2影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因素
2.1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不足
        受到长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注重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模而非质量,导致国有企业流入市场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质量与市场水平存在差距,使国有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另外,国有企业对市场缺乏及时、客观的估计和判断,导致生产的产品出现过剩问题,使企业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不足。
2.2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存在一小部分的国有企业依然采用传统垂直管理模式,进而导致这些国有企业严重缺乏活力,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够强,企业的创新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型。部分国有企业内部也没有完善的员工绩效激励手段、福利制度以及企业文化,从而导致一些员工消极办公,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2.3国有企业对外贸易有待加强
        由于我国传统经济竞争优势被削弱,导致传统经济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在全球化经济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国有企业加快转变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步伐。简而言之,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系尚缺乏适应能力以及竞争优势。
3企业战略管理的认知
        企业战略管理,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使命和愿景,对内外环境、生产要素等诸多条件分析判断,在对企业发展历程、市场预期、核心竞争力等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规划,包括但不限于:总体战略与定位、企业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与组织使命、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和目标措施、职能规划与支持等,并通过各种相关举措确保企业战略目标予以实现的管理流程。企业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南,任何优秀企业都有自己明确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战略规划,所以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对任何企业的长期发展均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4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路径分析
4.1提高国企干部战略管理素养,构建国企战略管控体系
        要结合国企管控背景,加强国企领导层在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不断提高领导层的战略意识和实践能力水平。应不断强化包括班子领导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意识,提高道德水准和履职能力,抛弃功利主义和狭隘视野,营造实施战略管理的良好环境,积极践行先进战略管理理念。对转型发展的国企而言,领导干部更需学会适度授权和例外处理。


        应加强战略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机制。要按照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明确国企主要领导就是战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战略工作专项机构,匹配专业的从业人员。要建立战略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战略执行的持久毅力和不懈精神,健全战略管理的过程管理和评估反馈,保证战略制度具备合理弹性和可行性,鼓励全体干部员工主动参与到战略工作中。
4.2重视内外价值链统筹分析
        应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关键环节和重要职能工作的资源投入,确保战略管理工作能抓住重点,充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应重视主营业务的行业标杆学习和研究,强化目标市场的了解和认知,客观判断自身市场竞争的优劣势,补短板、强弱项。要敢于对标竞争对手,结合市场发展预期,采取战略举措,扬长避短,制定清晰、合理、可行的企业战略。
4.3战略聚焦要有恒心
        战略涉及企业今后数年的发展,是企业领导层深思熟虑、集体决策的结果。一旦颁布实施,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国企自身战略稳定性,大方向、大原则绝对不可朝令夕改,这和战略细节的动态调整并不矛盾。国企主要领导的变更,不应是战略调整的主要背景因素,目标市场的一时得失不是战略调整的导火索,商务合作模式不是战略调整的必然因素,人才队伍建设等各类资源有效投入的时效性更不是放弃潜在市场的必要条件。要加强战略聚焦和实施管理,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在专注保持核心技术优势的同时,客观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兴业务,具备恒心和耐心,胜不骄、败不馁,方可迎来最终胜利。
4.4战略管理要善于创新
        当前,不少国企越来越重视战略管理工作,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实施差异化战略管理策略,是增强国企内驱力的核心要素。要科学总结企业发展成果和核心优势,将查漏补缺和优势互补并重,不贪大求全,重视传统业务上下链延伸,避免绝对多元化;要客观看待相关业务的蓝海预期,拓展市场经营渠道和商业合作模式,重视长期效益和眼前利益的科学平衡;要强调综合收益,不唯经济指标论,提倡理念、人才、资金、体制的多元提升,为差异化的战略创新提供基本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要在坚持目标理性、制度科学、体系通畅的同时,针对主营业务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大胆创新,善于在国企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稳步革新,最终实现战略差异化管理。
4.5运用科学方法指导战略实践,注重战略的动态管理
        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应运用先进知识理论和有效的战略管理实践经验,科学对标标杆战略管理,引导国企战略实践工作。要重视企业情报研究,尤其是目标市场和(潜在)竞争对手,建立健全情报工作体系,确保情报工作实施有效。合理开展战略实践中的战术调整工作,坚持目标和战略导向,将动态管理和年度经济效益、战略经营目标统筹考虑,善于调整必要的战略环节。
4.6重视战略人才培养,加大资源匹配和投入
        制定战略人才培养规划,确保资金、人力、项目等资源的持续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强战略人才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前者是基础,后者是途径。加强战略理念的宣贯和学习,鼓励在项目实践和工作锻炼中发掘人才、磨练后备干部;推进领导干部和核心骨干人才的多岗位锻炼,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提高履职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对我国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坚守对国家、人民负责的基本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循企业管理客观规律,深入分析研究主要市场,提升国企战略管理,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嗣驿.新时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7):132-133.
[2]李贵平.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9,35(06):13-22.
[3]马俊.产能过剩行业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68-74.
[4]孙长森,韩伯棠,朱美光.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国有企业发展战略[J].科学·经济·社会,2005(02):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