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总承包项目中物资采购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27期   作者:李冬玲
[导读] 随着工程承包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
        李冬玲
        中石化股份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271
        摘要:随着工程承包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多元化,总承包模式得到较快发展。由于在资源配置、综合效益、实务性等方面的优势,EPC总承包模式越来越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青睐。对EPC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与重建,引进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一个适合于当前和未来发展形势的EPC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对EPC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EPC工程项目;物资采购;采购管理
        EPC工程项目已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因其往往集复杂性、一次性、高投资性、高风险性于一身,且EPC的采购业务是其降低成本风险获取利润最大化的首要环节,必须采用先进科学的采购模式予以实现。鉴于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制造业和零售业方面的成功应用,在EPC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EPC工程项目的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取得更好的项目效益。
        一、物资采购的特点
        1、从库存采购转变为订单采购。供应链物资采购活动以工程订单驱动方式运行,形成工程订单一采购订单一供应商生产计划的驱动流程,单驱动方式下的整个供应链对客户需求响应更加准确,库存成本大为减少,材料设备的合同价格也相应降低,且原材料物流速度以及库存周转率得以提高,同时设备的二次搬运费用也最大限度地减少。
        2、从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在传统的EPC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中,工程项目的设备材料采购需求不能及时反映给供应商,产品质量控制多采用进场开箱验收,不能在过程中进行控制。EPC工程项目实施供应链采购管理能够有效运用公司外部资源,推进公司由内部资源集成转为外部资源集成,促使供应链节点上各个公司实现同步运作。
        3、从一般买卖关系转换为战略协作关系。供应链物资采购模式摒弃了简单的双方买卖关系,主张建立起一条链上的上下游公司的战略伙伴关系,能够有效解决一些涉及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的与供应链相关的问题。供应链采购模式下,EPC总承包公司与供应商之间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是一种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供需双方相互协作,共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流向和趋势信息,从而降低中间成本,减少采购环节的延迟,进而能够一起努力解决共同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二、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的内容
        EPC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资源管理,通常采用网络为操作平台,以物流为载体,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来实现采购作业优化。整个采购过程是在整合供需各方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控制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获取供应链物资采购的利润最大化。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式是一种订单驱动的方式,是一种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质量的事前监控,不再以遴选供应商和比价为主要工作,同时由于库存量少,且供应商参与采购管理工作而减少了采购部门的工作负担。EPC工程项目供应链物资采购业务流程体现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时效性。其内容如下:
        1、优化单据审批程序。针对不同的物资采购设置不同级别的采购审批权限。项目经理负责审批采购次数少、结构复杂且造价高的机电设备;采购部门经理审批采购次数多、结构简单且造价低的主材;一般采购工程师可以负责零星配件、材料的采购。同时对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分类成本控制。
        2、简化仓储管理。实行零库存管理,依据现场施工需求,安排设备材料进场,由业主方、监理方、EPC总承包商进行开箱验收后,即进行入库、出库手续办理,交由施工分包商施工安装或领用。减少货物的周转费用和库存费用;个别物品价值高的货物送至仓库统一保管。
        3、严格执行供应商评估程序。完善供应商管理评估体系,严格执行供应商评估审核程序,创建合格供方名录,杜绝因关系户供应商的进入增加进场物资的质量风险。

二次采购时可直接与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应商进行询价和商务谈判,省略议价环节,从而缩短采购周期。
        三、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框架的实施
        1、与供应链上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上,一改往日竞争中的一次性关系,采取长期合作、相互信任的战略伙伴关系。EPc工程项目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以后,供应商以优惠的价格为工程项目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施工分包商以高质量的分包服务对总承包商负责,以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和长期利益;第三方物流商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物流作业服务为己任,各方协同努力,从而支持和保障供应链物资采购管理的顺利实施。
        2、建立标准的、统一的行为规范,以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性能、附加功能、可靠性、耐久性、合格性、服务性、可采购性等特性,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断的挑战。而且,供需双方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的行为准则(即标准),是必需的。所谓标准就是一系列文件。用它来规定和建议商品和服务的性能和质量的最低水平,以及在给定的环境下运行的可选条件,要实现精益建造和满足质量控制就必须对供应链管理制定严格的、可行的标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供应链上各相关方工作流程的标准,另一方面是各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3、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电子化的内部应用,简化并优化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整个供应链,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实行电子数据交换,并和各电子市场相连,在整个价值链上实施电子化的供应链管理。电子化后价格的透明度和网上的竞争性,以低价采购物资的能力大大提高。商品和服务的采购效率大大提高,进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采购方和供应方形成紧密的纽带,在生产进度、生产计划、生产质量等方面与供应商广泛合作。
        四、供应商管理的办法
        目前我国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主要标准是产品质量,这重视质量的趋势一致;其次是价格,92.4% 的企业考虑了这个标准,69.7% 的企业考虑了交货提前期;批量柔性和品种多样性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之一,供应商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比价过程,供应商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供应商综合素质的评估是供应商选择的基本策略,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体系:
         1、财务状况方面的评估。作为总包方,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可以通过资产规模、资产负载率、流动比率、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数据了解供应商是否运 营正常,财务状况是否出现恶化,是否出现资不抵债等情况。应尽量避免与财务状况较差的供应商合作,财务状况的恶化会使供应商的各种潜在矛盾激化,并容易导致生产运作混乱,严重时会导致供应商破产。
         2、管理制度及人员素质方面的评估。良好的生产管理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当今绝大多数的企业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许多企业已经实现了 TQC 管理、GMP 管理 和 ISO9000 管理体系。供应商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取得成效和认证,则表明其生产管理体系比较完善。此外,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设备都需要人去执行和操作,供应商管理和生产人员素质总体水平越高,供应商的产品和质量就越好越稳定。
        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采购和采购管理对项目的积极作用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被极大地提高,集成的、高效的、便捷的采购对于成本控制、质量监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引入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是一个有益变革,对规范和引导采购和供应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龚颖彩、梁显刚.供应链管理下的供应商管理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9.
        [2] 郝生跃,乔凤羽.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8(6):43—46
        [3] 蔡延东,林少培.一体化供应链下的项目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战略[J].工程与管理,2019(2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