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27期   作者:杨林
[导读] 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构建的学习共同体
        杨林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通化  134000
        摘要: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构建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是以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师全面成长为目的,以完成共同的教学、科研、实践任务为载体,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模式。在该共同体中,计算机专业教师通过教学经验和理念的交流,学术和科研的合作,教学资源的分享等沟通方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学习模式,成为了提高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综合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普通高校 计算机专业 学习共同体
        受市场人才需求的影响,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计算机类专业,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团队。受学校规模、研究水平、专业侧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特别是综合类普通高校,面临着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整体业务能力不强,教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为了提高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
        1.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需要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在个人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容易形成较为固定的思维定式,通过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形成不同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授课模式之间的探讨。在教师间分享教学经验、理念、成果时,教师能够发现其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好的想法和做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模式,达到拓展视野、创新理念的目的。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学习共同体。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知识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和刚参加工作的前五年。这是一个人精力最充沛,探索欲望最强的阶段。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同时受制于现有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任务的制约,教师的成长速度开始变得缓慢。教师学习共同体能够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教师在共同体中可以结识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还能与其他专业的教师一起交流学习。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基础理论课、共同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的教学经验都能作为学习交流的载体。特别是计算机类实践课方面的交流,教师的课程设计,授课方式,答疑方法,实践指导技巧,验收考核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等内容,都应该加强交流。
        教师理论知识的拓展需要学习共同体。教师是传播知识的知识载体,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很大程度由教师理论知识的多寡所决定。计算机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专业著作和期刊论文等方式丰富个人知识结构,但是教师的个人自学可能会遇到对学习知识点和方向把握不准、学习速度慢、注意力经常被分散等问题,因此十分有必要通过学习共同体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在共同体中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提出个人对本领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经验等方面的见解,随着教师们在思想相互碰撞中不断升华,新思想的火花就可能就此诞生。

最终实现拓宽教师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体系的目的。
        教师教学活动的反思需要学习共同体。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近年来高等学校不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把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在完成教学工作后所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通过教学反思,能够提升教师对自我的准确认知,发现自身缺点和不足,避免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机械重复,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准不断提高、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最终达到教师不断成长并使学生得到更充分发展的目的。但是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反思,很可能出现反思不彻底、不到位、不准确的问题,而通过学习共同体能很好地弥补这个不足。在学习共同体中,高校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学习他人的优势和长处来弥补个人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学习别人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还能增加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必然会随之提高。
        2.学习共同体的形式
        传统的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教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以最直接的方式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面对面的交流很真切,因为人们在面对面的聊天时才能观察到对方真实的神态和表情,才能捕捉到对方所表达的真情实感。口头言语的交流能在第一时间迅速的将内心的感受说出来,不用受语言文字的限制,交流的双方很容易建立起情感上的共鸣。但是这种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形式通常会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交流的对象始终限于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院系,那交流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形式多样化的学习共同体,是其高质量运行的必要保障。
        近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每年都会举行多场教师线上培训,一些教学辅助APP也为教师线上培训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在线教学培训活动,高校教师有了听取国内、国际各高校高水平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和学术报告的机会。为了解决部分教师因教学时间冲突等原因而不能实时参加培训的问题,通常平台还提供课程回放功能。这样的学习形式,在打破了空间束缚的同时也解决了时间的束缚,使学习效果有了质的提高。系列化的教师培训活动,对助力教师教学长效发展,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得在线办公、在线学习成为常态,教师们也越来越适应这种在线交流方式,这也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新的交流形式。以往组织线下交流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当交流规模较大时,教师之间大范围的沟通也比较困难。而通过网络,教师们可以快速的组织交流活动,通过即时的在线视频会议,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学习共同体分布式的组织形式,大大提高了交流的便利性。每一种交流方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建立线上线下混合交流模式成为了学习共同体的必然趋势。这种线上线下混合交流的学习形式使得成员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关系更为紧密,对教师的提升更加明显。
        总之,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夯实基础知识,扩大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授课水平和指导学生实际的能力,同时也营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师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普通高校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