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小组互动合作教学策略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黄万刚
[导读] 数学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交流分享学习氛围的创新学习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川省剑阁县开封中学  黄万刚   628314

摘要:数学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数学不仅有助于成绩的提高,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交流分享学习氛围的创新学习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开展有助于学生综合学习素质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互动合作;教学策略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呆板、固化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提升。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会认为初中数学是一个负担,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创新手段展开初中数学教学。教学中,大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阶梯形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小组内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依靠每一位组员,要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需要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其中,学习成绩与能力不同的学生需要合理分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水平为其安排不同的组别,但是不能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需要依据资源合理分配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水平分组,使得组内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机会历练自己,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分组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教师便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比如可以将班上的学生根据数学水平大致分为优、中、次三等,然后按照同等比例将这三个等级的学生组队,保证每一组内均含有优、中、次三种。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在同一组内分别有不同的任务,比如,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问题,组内不同的学生合作学习,优等生可以给其他成员讲解判定方法以及解题技巧,中等生可以带动成员一同背诵定理、巩固所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充当组内的学习者,在请教中增长能力也锻炼其他同学的讲题能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积极向优等生吸取学习经验,中等生不断巩固并向优等生请教以提高成绩,而优等生则可以通过向能力较差的学生讲解知识的方式不断巩固所学,能够讲出来也就是加深了印象。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各司其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合作学习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体现。
        二、拓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在实施小组互动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对教学成果产生具体影响的关键因素。但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一方面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烈,甚至对多人合作产生下意识的排斥。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造成的,以往的教学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从而导致对合作意识的忽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对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数据分析》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创建情境式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在设置情境中老师需要强制要求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然后以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也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学生的各自分工和合作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境下,无论是哪个学生的成果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不管是分析数据的学生还是负责数据收集和总结的学生,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在最终结果的鼓励下,学生们对于沟通的意识和合作的念头就会加强,从而培养出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地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三、设置巧妙的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环节是最为关键性的阶段。教师的职责就是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觉自主地去解决相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累积实践解题经验。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起数学问题的提出内容、提出形式、提出背景、提出时机以及方法,巧妙设置问题。在问题内容的选取方面需要精心挑选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且问题需要与生活相互联系,也就是说,对问题的设置,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在恰当时机巧妙引出。
        例如,我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这节内容时,部分教师会按部就班地让学生合作讨论以下问题:“不等式的概念是什么?”“该不等式的特点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学生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进行思考与合作,而是打开教材去查找,因为这样的概念在书本里就有,根本不需要合作探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基于此,我为保障所设问题的趣味性与科学性,首先向学生们分别展示了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三组数学式子,而后提出合作探究的问题:“这三组式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哪几点特征?”通过这样具备研究性的问题设置,就可以将合作学习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引进有着诸多的挑战,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重中之重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由课堂教学模式决定。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靖.浅析小组合作互动对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科幻画报,2020(05):61.
[2]孙炜.互动合作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例谈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4):79.
[3]刘智良.导学互动及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8(11):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