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元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作用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卢双赋
[导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因此,“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德育元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北川中学   卢双赋    742100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因此,“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德育元素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元素;中学历史;渗透
        引言
 德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融入不仅有助于教师向学生传递正面的价值观,拓宽学生的学习认知面,还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很大程度优化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德育时,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材内容,也要善于进行适当的教学延伸,多挖掘一些和课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课外素材。这样会有更好的德育融入效果,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也会有保障。
        一、德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德育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高效渗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初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其道德素质和价值取向往往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高效地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二)创新价值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为学生打造一种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部分初中学校的个别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内驱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趣高效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不断创新,借助德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在德育的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状态,这有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德育元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一)研读课标和教材,确定立德树人的目标
        立德与树人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立德”是方法,“树人”是目的,“立德”是过程,“树人”是成效。因此,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设计,应从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整合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做起。


如“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根据课标要求及教科书四个子目的相关内容,确立本课教学目标是体悟中华民族觉醒及全民族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到桿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弘扬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起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理解知识生产的意义和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动手实践,教师不包办代替。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对学生管得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主导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由于物理是一门开拓学生思维的自然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课堂,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重视赏识教育,优化课堂考核机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趣高效的德育渗透可以优化教师的历史课堂考核机制。教师要重视赏识教育,借助历史教学本身所具备的知识,以德育为本,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教师还要通过赏识教育,借助历史课程考核机制,让学生的德育回归教育的本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结合德育,鼓励学生在德育的引领下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师将德育融入学生的历史课堂考核机制,能实现课堂考核机制的科学化和有效化,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教师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历史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多种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让历史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愉悦,这有助于德育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有趣性和高效性。
        (四)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认同
        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想让德育有更好的融入效果,教师应当多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认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习主题,并且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情感。教师要让历史课程的分析更加生动直观,尽可能避免单一的理论知识解读,而是多利用实例、范例等来说明具体问题,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不仅如此,学生也会对不同历史背景下人民的生活状态有更好的情感共鸣。
        结束语
        历史教学探究在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教师需挑战既往的教学经验,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温润课堂,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历史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而培养更多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绘晴.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方法例析[J].学苑教育,2019(22):74.
[2]王文娟.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才智,2019(25):49.
[3]张友昌.中国历史故事应用于中学德育的常见问题及方法建议[J].东西南北,2019(16):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