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佤族“木鼓节”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张迎波
[导读] 通过文献查阅和深入实地调查,了解了沧源木鼓节中的体育活动的组织现状,并针对沧源木鼓节的历史沿革和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沧源木鼓节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在民族传统节庆中的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云南省蒙自市红河学院  张迎波    661100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和深入实地调查,了解了沧源木鼓节中的体育活动的组织现状,并针对沧源木鼓节的历史沿革和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沧源木鼓节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在民族传统节庆中的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司岗里;木鼓节;民族文化;体育活动
        前言
        在所有的民间传承节日中,几乎少不了体育活动,并且体育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佤族的民间节日就有很多和体育密切先关的节日,体现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木鼓节作为佤族代表性的民族节日,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佤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走进佤山,司岗里佤族村寨是西盟佤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缩影,更有人类早期生活的写照,是现在人类研究早期人类的活化石。 “木鼓”是阿佤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在佤族传说中有这样的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
沧源地区以佤族为主,木鼓节是沧源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四月十日至十二日举行,活动延续三天,节日期间佤族男女老少,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全家出动,聚集在活动广场庆祝。沧源木鼓节作为一项沧源佤族最喜爱的活动和传统竞技项目,已经成为展示民族文化和发展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沧源县佤族木鼓节的历史沿革
        “沧源木鼓节” 佤历“格瑞月”也就是四月十日,是佤族过去举行全寨性拉木鼓活动的时节,当天佤族人民汇聚到司岗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木鼓节。时节虽与汉族端午节不谋而合,但其形成在沧源佤族中却有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原因。
        通过对沧源佤族木鼓节的相关资料查阅得知:佤族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支,自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过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如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糯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
        2003年2月9日,为了庆祝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重大庆典活动,时任沧源县委书记的余炳武同志,在县委常委会议室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召开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文化旅游工作专题研讨会。2005年4月9日由县文化馆吴军设计的“司岗里”、“木鼓节”徽标正式注册。2005年4月10日第二届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沧源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推出了内容为“木鼓节”的狂欢活动,从此,木鼓节成了中国佤族司岗里狂欢节的主题活动内容,现已成为这一节日的主要亮点和卖点。
        二、沧源县佤族木鼓节体育开展情况
        沧源木鼓节历来都在司岗里举行,司岗就是洞的意思,“司岗里”就是从岩洞里出来,特指的地理位置在云南省沧源县岳宋乡南锡河对面缅属岩城附近名叫巴格岱的地方。每年农历四月十,佤族各家都要选派最棒的运动员到此参加比赛,这天成为司岗里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
        沧源木鼓节均在露天的自然环境下进行,没有一个正规的赛场,只有一个简单的田径场,且没有观众席,观众都是自由散布在跑道外观看比赛。沧源自治县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包括广场、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地掷球场和图书馆、民族博物馆、青少年宫、体育馆、歌舞团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馆及文体办公楼等。总占地面积63亩,总投资概算3500万元,其中足球场和体育馆是四十周年县庆和首届司岗里狂欢节的主会场。每年的沧源木鼓节都是在同一个地方举行——司岗里。区别只是在于从之前的天然环境转为现在的人工环境。
        1.沧源县木鼓节体育活动的组织时间
        “沧源木鼓节”的开始时间是每年的四月十日,也就是清明节之后的不久几天。在木鼓节期间,历时三天,期间组织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以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射弩、脚踢架等项目为主。每年的木鼓节时间都是相同的,而且每年的比赛项目基本相同。
        2.沧源县木鼓节体育活动的内容
        以2009年木鼓节的具体安排为例:2009年4月10日上午9点到12点进行祭祀人员先将祭祀用的9头牛清洗干净,再举行祭拜仪式。开幕式文艺彩排;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摄弩、脚踢架、集体舞到相关地点报到,资格审查、发号码布、照相;划场地、安装调试音响、布置会场;发放工作证、记者证。下午各展演队、歌手、运动员参加彩排;进行赛前会议。4月11日上午10点到12点举行木鼓节的开幕仪式,并进行木鼓舞表演和各种文艺表演。下午13点到17点进行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4月12日上午9点半到12点进行射弩、脚踢架、集体舞。下午13点到16点,闭幕式、颁奖仪式。



        3.沧源县木鼓节体育活动群众参与度
        根据调查了解到,参加沧源木鼓节的参赛人员有:本地居住群众、各乡镇、企业和机关单位。每年都有150个左右的运动员参加木鼓节。由于比赛项目比较简单,危险系数低的运动,并且受身体条件因素不大,参加木鼓节的男运动员数量几乎和女运动员的数量相等。以2008-2012年沧源木鼓节的参赛队员进行分析。2008年参与男运动员85名,女运动员63名;2009年男运动员83名,女运动员66名;2010年男运动员80名,女运动员72名;2011年男运动员85名,女运动员80名;2012年男运动员87名,女运动员80名,以2008-2012年这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分析。参加赛马节的运动员在逐渐的增加,但是男运动员参加的人数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女运动员越来越多,所占的比重也逐渐上升。
        三、沧源县佤族木鼓节的一些问题
        1.存在的安全隐患
        根据访谈和实地观察了解到,在沧源木鼓节开展体育项目比赛的时候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首先在场地方面,没有规范的场地供运动员参加比赛,只有一个煤渣做的跑到,由于比赛场地是煤渣做的原因,晴天比赛时会起很大的灰尘,阻碍了运动员的视线,因而增加了比赛的危险性;雨天比赛时赛道比较湿划,不仅影响比赛成绩,更是威胁到运动员人身安全。其次在运动员方面:由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是村寨的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专业的防护措施,在比赛中一旦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再次在观众方面:观众席很少,大部分观众是散布在各处观看比赛,影响了比赛也给自身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场地也没有专门的出口,在比赛结束后退场或发生意外事故时观众四处乱窜对观众,特别是对老人和孩童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体育中心综合体育场建成后减少了这些存在的安全隐患,但不可能消除了所有安全隐患。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场地建设的安全质量问题,承载问题,会馆疏散人员的能力问题,救济措施等问题都是值得关注。
        2.济价值开发不足
        根据调查得知,现今的沧源,政治经济文化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就拿木鼓节来说,经济价值就明显开发不足。当地政府虽然建造了体育活动中心,但后期的经济收益却乏善可陈。每年木鼓节,政府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保证其正常开展,由于当地企业在数量、规模、效益等方面无法与发达地区相媲美,每年木鼓节所能筹募到的赞助也很少。
人们前去观看是不需要门票的,木鼓节期间收不到相应的经济效益。还有木鼓节中项目较少,从有木鼓节到现如今,项目仍然是那么稀少的几个,没有增加更多的项目。这使得观众对木鼓节活动失去了新鲜感,限制了由观赏价值商业开发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木鼓节期间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不是很了解。前去观看的人数还待增加。若是宣传到位,外地人员也会闻讯而来,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木鼓节的经济效益,也能促进沧源旅游业的发展。
        3.比赛规范化不足
        通过访谈了解到,木鼓节每年都在举行已经成为了有固定的时间、规程、项目、技术要求的大型体育活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人们重视的问题。例如比赛规范化不足,规范水平有待提高。原因:首先在比赛过程中,没有正式的裁判员,各裁判都是临时拉上阵的,甚至有些裁判员到报到时才第一次见到比赛规则,裁判没有权威性;其次运动员也不是专业的。他们平时都是本地居民,只有到木鼓节时过来参赛。没有经过正规正式的训练,没有专业的比赛装备。再次比赛时间安排不合理不专业:有时一个运动员一天就被安排了好几场比赛,比赛时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主办方在比赛时间的安排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赛事进程中其他因素,没有留一定的赛际调整时间,这不利于运动员调整竞技状态,不利于赛事的有效开展。
        四、建议
        1.安全问题的建议
        因木鼓节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应加强安全保护措施,无论是对运动员的还是对观众的。在运动员比赛过程中应多配有安全保护措施,在观众席之间应加强防护。也要安排专门的组织人员安排观众的席位,进场和出场问题,减少安全事故。对于场地问题,要加强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全的民族节日运动场。在场地建设上应注意防水,减少下雨天气对比赛的影响。提高比赛的安全系数。
        2.对比赛项目设置和赛事水平提高的建议
        现在的木鼓节仍然沿袭着以前的赛制,比赛项目单一,陈旧,缺少新颖性和进步性。应新增比赛项目,尤其是应增加适合女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项目,解决男女性别歧视问题,使木鼓节的比赛项目一年比一年丰富。同时,应培训和引进更具专业素养的裁判员,参赛运动员对项目的掌握水平应不断提高,这不仅使得比赛更加规范化,比赛在高水平公正、公平的开展得以保障,有利于促进木鼓节的发展和延续。
        3.商业开发
        首先要先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只有这些都发展好了,人们才有闲暇时间参加娱乐活动;也只有这样社会体育文化事业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才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在木鼓节期间应采取售卖门票、增加比赛项目、加大宣传力度的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对木鼓节进行商业开发。其次,还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把木鼓节传播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使之不但成为当地的盛大节日,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旅游特色,带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相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强.佤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特质及传承范式[J].体育文化导刊,2012,37(06):134-137.
[2]朱智红.佤族节庆与民族体育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38(05):81-82.
[3]吕金江,敬龙军,冯强.佤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3(10):121-123.
[4]李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2,64(12):139-140.
[5]李会明,余红. 佤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10(02):28-30.
[6]朱智红.佤族传统体育[J].科技信息,2008,145(23):204-205.
[7]陶翠香,何卫东.佤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因素及对策探析[J].运动,2013,71(02):143-144.
作者简介:张迎波(1983.05-)男,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