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王岚巧
[导读] 新课改下,教育思想、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将课本上的生物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文章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并对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流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科学展开生物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价值,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四川省剑阁县白龙中学   王岚巧 628300

摘要:新课改下,教育思想、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将课本上的生物知识教给学生,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文章通过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并对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流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科学展开生物实验—结合实验结果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价值,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前言:新课改背景下,传授学生生物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除了将生物知识教给他们,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其理解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积极的态度与情感。实践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改善学生学习效益以及教师教学效益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基于探究式教学构建有效的高中生物课堂展开研究。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究”为导向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目标以及高中生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问题或情境,以此唤醒学生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知识建构过程,帮助他们建构完善知识结构[1]。探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且以“引导”“启发”的方式代替直接“灌输”,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让他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就能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去分析,他们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生物素养均得到培养。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载体,而问题是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主要载体。因此,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情境,以此唤醒学生探究欲望[2]。例如,在上《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课时,为了组织学生探究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教师可以先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生活中一定都见过种植,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施肥,他们在施肥时严格控制肥料的量,避免出现‘烧苗’现象,比如用粪便去浇菜,会用水去稀释一下,而不是直接浇在农作物上面;我们一定都吃过凉拌黄瓜,所以肯定看见过凉拌的黄瓜放久了就会出现很多水分的现象;还有,我们都知道,将萎蔫的叶子放入到清水中,叶子会变得坚挺。这些现象,你们或多或少都见过,甚至做过,但是你们能够用生物知识去解释背后的原因吗?”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点燃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对这些生活现象背后的生物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为接下来探究活动的有效展开打好基础。



        (二)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做出假设
        在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唤醒他们探究兴趣之后,教师接下来要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并引导他们做出相应的假设。由于生活现象比较宏观,而且难以通过实验验证加上部分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与生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也方便教学工作的展开,教师在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围绕实验现象进行探究。以上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根新鲜萝卜条甲、乙、丙,这三根萝卜条的质量和体积完全一样。与此同时,准备三个烧杯,分别放入氯化钠溶液、30%的蔗糖溶液、清水,然后将三根萝卜条分别放进三个烧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并结合结果分组讨论,根据三根萝卜条的变化情况猜测植物是怎样吸水的以及为什么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受到环境溶液的影响。通过实验现象,学生集思广益,并且根据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生物知识提出假设: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具备发生渗透的条件。
        (三)科学展开生物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假设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推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提出假设后,教师应给予学生情感与语言的协助,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然后组织学生展开生物实验,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3]。结合先前提出的假设以及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洋葱外表皮展开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并为他们提供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过程并且在显微镜下目睹整个过程。与此同时,为了拓宽学生学习深度,也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不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假如使用动物细胞去做实验会有什么结果?”“是否蔗糖溶液一定要是30%,能否用50%或10%的溶液替代呢?”通过问题给学生新的启发,引导他们一步步探索并抓住知识的本质。经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有了客观、深入的认识,也清楚地认识了植物细胞失水与吸水的原理。
        (四)结合实验结果归纳总结,促使学生迁移应用
        通过分组讨论与实验验证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比较零散,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反过来让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释最开始提到的生活现象,如凉拌的黄瓜放置久了之后会出水,原本萎蔫的叶子放入清水之后变得坚挺的原因。一方面,帮助学生解惑,前后呼应,使学生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魅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这对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生物素养有重要意义。
        结论: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还能在增强学生探究意识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问题处理能力与分析能力。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推动生物教学改革与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计划,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人翁,避免学生只记知识而不会运用,推动高中生物教育可持续发展,也为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志哲.浅谈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教育革新,2020(06):31.
[2]孙双彦.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9(28):46.
[3]李广明.浅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1):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