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意识问题的批判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刘萍
[导读] 马克思在对哲学探索的历程中,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对世界的解释仅仅只是停留在观念上和意识上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论述,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萍 650500

摘要:马克思在对哲学探索的历程中,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对世界的解释仅仅只是停留在观念上和意识上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论述,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 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批判,从“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里看出,批判的对象是德国人,德国的意识形态“仅仅是德国人本民族的事情,而却对德国来说也是有地域性的意义”,资产阶级的社会性的普遍存在于的德国的地方性的对比,被看作为德国的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地盘。
        一、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初步看出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色彩,把历史作为唯物主义理解的一个角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把意识问题置之于次要地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把意识作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节点,意识是人在与自然以及社会联系中的两重关系形态。马克思“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所有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的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体现了德国哲学是从不切实际的天国降落到现实的人间,使得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的革命都陷入了空想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施特劳斯的“实体”、施蒂娜“唯我”、鲍威尔“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施蒂娜、鲍威尔沿袭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步,而是退回到主观唯心主义,他们用“唯我”、“自我意识”来对整个社会历史进行解释,把历史总结为观念上和思想上的历史,对现实解释为观念的演绎和表达。他们的努力之所以白费,是他们把思辨当成了现实,他们只是把观念、思想、宗教等作为批判的对象,只主张“改变意识”,“意识决定生活”这种不过是思辨哲学中的概念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产生这些观念、思想、宗教的社会和人的生活,对他们进行了批判,同时批判了社会和生活决定德国意识形态这一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分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意识的各种形态”。意识的各种形态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人类现实历史活动中产生的,现实的生活过程是意识形态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们将意识的产物独立化,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让人们认清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们没有对意识形态的前提进行反思,导致意识形态和现实的关系被扭转,这就被说成了虚伪意识;虽然这是虚伪的意识,但是哲学家们却仍然认为它是真实的,他们都坚决捍卫自己提出的意识形态,所以不能把哲学家和他们所提出的意识形态剥离开来,这是他们的产物也是他们的前进的“枷锁”;德意志意识形态正是德国悲剧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意识形态受到哲学家的“实践生活的立场”的限制,无论它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它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就是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们所没有认识到的。
        二、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决定论立足点
        这种“意识决定生活”之所以会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立足点是通过以下三点来证明的。第一,在不同的经验作用下和作为物质的人对自身进行统治,把统治者和他们的思想分离开,从而实现思想和幻想的统治。第二,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从而在思想统治方面建立某种秩序。第三,把概念看作是某类人的自我意识,或者,把概念看成是“思想着的人”、“哲学家”、“玄想家”。其中第三点的迷惑性比较大,是青年黑格尔派惯用的伎俩。


他们把这些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却是远离现实基础的,“把意识、挂念、圣物、固定观念的历史称为‘人’的历史并用这种历史来偷换现实的历史。”青年黑格尔派对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马克思的思想走向成熟。
        三、马克思对意识的阐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有对于意识阐述:“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意识是人的类特性,意识是人认识生活的媒介。意识是通过人们的社会物质交往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交流使用的语言交汇起来产生的,意识并不是从产生开始就是纯粹的,它包含了物质因素,依赖于物质,受到物质的限制,物质在人们的活动中表现为声音语言。意识是由于人们急切交往的需要才产生出来的。意识产生的四个原因,第一,人类劳动创造出的各种生活条件;第二新需求的创造;第三,于他人生活的生产即繁殖;第四,社会关系。
        意识的发展过程,首先,低级阶段的意识,这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具有直接性,是对可感知的环境直接的意识反应,可以意识到自身与其它个体的单线的联系。这与动物畜群与自然界的意识类似,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异己排外的、有至高无上的威信,是不能征服的,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甚至是对立的。但人的纯粹的畜群意识又区别于动物,“他的意识替代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其次,高级阶段的意识是“能够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的意识”。由于社会物质需求的增加,社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人口的增多,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复杂化,推动了意识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从最初的性别分工的原始形态,到自发或自然形成的分工。但是只有把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开来,分工才能成为真正的分工。这种意识才能使实际现实的想象,这是与现实实践的意识不同,它不用基于某种现实的物质就能凭空想象出来的。意识的独立性,当分工将精神劳动分离出来的时候,意识就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不受到现实物质世界的限制,自由的在头脑中构建“纯粹的”理论、神学、道德等。但“如果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意识同时对现实世界又具有依附性,意识和现实相互作用。
        四、总结
        意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世界中来。对于现实世界和人的关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现实的物质世界是所有存在者的总和,人处于物质世界之中,是特殊的一员;而另一种是:现实世界和人是并列存在的,人处于现实世界之外。显然这两种理解方式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关键是人是否是独立于世界,这就造成了这是一条永远无法走向现实实践的哲学道路。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有世界的’存在者”,世界并不是存在者的总和;“现实的个人是感性活动,他们只是在他们的感性活动中,才是在世界中”,人也不是世界之外独立的存在者。人只有在感性活动中,现实世界才能得以呈现。世界是一个“因缘的整体性”存在,是人感性活动的对象性关系的总体。
        马克思恩格斯:“我们已经指出,思想和观念成为独立力量是个人之间的私人关系和联系独立化的结果。”人类活动与动物不同,他不是群居是独立的、有意识的参与社会活动,这种意识的活动的内容就是生活,即生活的主体、生命活动、生活对象,生活环境决定意识。对于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仅仅依靠“改变意识”来变革社会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变革需要生活实践的变革,只有基于实际的生活实践,认清楚资本主义,才能实现德国社会的真正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年
3.李颖姣,生活决定意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4.刘托托,人的解放:从思想活动到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J].浙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0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