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梁树龙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梁树龙
[导读]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时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教师要积极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广西桂平市大湾镇中心小学 梁树龙 527218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时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教师要积极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小学高年级阶段相对低年级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接受能力明显提高,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强化实践,促进自主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重难点知识和学习技巧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渗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引导数学知识到实践中去,加强师生交流和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实践中及时的反馈和纠错。一方面,可以利用反馈帮助教师掌握和分析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和帮助学生寻找最优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助力学生积极自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分析验证,得出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体验学习新知的喜悦,以及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首先,教师要构建趣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来玩一玩“剪一剪”活动,让学生将一张圆形纸张,通过裁剪、拼接的方式,来转化成为以前学过的图形形状。其次,让学生来分别自主动手剪成8份、16份、32份拼成什么样的新的图形?通过完成拼接,学生自然得出拼接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自主观察思考,这个长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是否可以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求出圆的面积?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很快的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也就是πr,那么长方形的宽即圆的半径(r),那么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πrXr=πr2。



        二、合理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好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原本固化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化,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情境中相关问题的思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逐步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准确地把控问题的难度,如若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解决则会放弃;如若问题太简单,则对学生的思维起不到训练作用。只有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终的答案,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首先,教师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小明写了两道方程式:(1)6+x=6x,(2)x×10=10x,这两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是否正确呢?其次,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通过对方程式的判断逐步发现了问题。学生乙:6+x=6x简写方法不正确。方程式的左边是加法,等式右边却写成了乘法,明显不相等。学生丙:x×10=10x简写方法正确等式两边均为乘法。最后,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步发现并掌握了简易方程正确的书写方式,从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学习主体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往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往往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指导与教学监督,教学活动忽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活动基本是在教师的监管下、逼迫下进行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逆反心理严重,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新时期数学教学中我们就要尊重学生们的学习主体,重视学生们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规划、实施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重视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们参与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特别是一些数学规律、数学技巧,只有学生们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出来,印象才会更深刻。所以教师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法知识的时候,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五位数”、“六位数”,善于自主思考的学生会发现10×100=1000,积是四位数,99×999=98901,积是五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或者五位数,但不可能是六位数!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发现并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也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分不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传芳.浅谈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137-138.
[2]熊亚中.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思路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9(12):182.
[3]杨兰.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上),2019(0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