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杨通清
[导读] 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单篇到整本书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飞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于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忽视课外阅读积累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从低年级开始,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师要立足课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

贵州省平塘县塘边小学 杨通清 558300

摘要: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单篇到整本书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飞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于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忽视课外阅读积累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从低年级开始,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师要立足课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同时,做好学生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衔接,逐步拓展阅读视野。
关键词:课外阅读; 小学低年级; 指导策略;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要从课内阅读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课内阅读成为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也比较少,很难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不能让这段时间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盲区”。
        从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始,教师就要开始讲故事。教学“口耳目”时,笔者根据课文插图安排了讲故事环节。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目光。说到五官争功不分上下时笔者戛然而止……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了,看着他们焦急的眼神,笔者给学生推荐这个故事的出处。没过多久,班中就出现了“嗜书”的小书迷,他们央求父母买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字地读着,个个兴趣盎然。第二天,他们会神气活现地告诉笔者故事后面的内容了,然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故事的结局。
        (二)重识字激发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大量扩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满足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欲望。
        在教学“春”这个字时,笔者让学生进行扩词活动,有学生说“春天、春光”,也有学生说“春暖花开、春色满园”,笔者马上表扬了他:“真棒,你还知道跟春有关的成语!”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我还知道‘春眠不觉晓’!”笔者追问:“从哪看到的呀?”他说是从古诗书上读到的,于是笔者又说:“读书真好,可以帮助我们组出很多词语,读到很多的古诗,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说完就听到下面有学生悄悄说道:“我明天也要带书来,我也要读书。”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带了成语、寓言、古诗书。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语汇,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



        二、让学生享受阅读
        有兴趣,还要会阅读。我们每周有一节阅读指导课,教师指导学生读绘本、讲故事,带领学生读美文、诵经典,在大量阅读实践中习得阅读方法。
        (一)图文结合法
        低年级学生对鲜艳的图画感兴趣,在阅读绘本时往往关注图画而忽视文字。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喜好,先指导学生看图,再引导他们阅读文字,帮助学生利用图文结合读懂文本,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书中的图片,说说故事内容。如果仅仅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只是觉得大卫很调皮,很搞笑,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接着笔者指导学生轻声阅读文字,通过图文互读、同桌交流,一般都能讲清楚故事内容。学生从妈妈呼唤大卫“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体会出浓浓的母爱。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在读绘本时,“图文互读”非常必要。
        (二)圈点勾画法
        圈点勾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重点段落,或者是对不明白的、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圈画。圈圈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难点,也加深阅读时的理解和记忆。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尝试学习圈点勾画,要求不能过高,教师除了讲清楚各种符号的作用,还要做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三)质疑问难法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故事中不理解、文字中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教师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阅读主题的领悟。如教师引导学生读《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中发现了植物各个部分的关系是密切的,不能割裂开来。
        综上所述,低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强调丰富的个人感受,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差,理性思维暂时还没有发展起来,这些特點都应当成为教师推荐与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的学情分析来源与依据。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较而言,其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与丰富多元,可以是线上阅读、线下阅读、居家阅读、户外阅读,也可以是单人阅读、多人阅读等,教师可以从氛围的营造、友伴的陪读、活动的举办、好书的分享等这几个方面去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书籍本身的内容,还要关注学生在书籍中的收获和启发,在书籍的影响与熏陶下所养成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晓菊《推开童年阅读的一扇窗—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第7期。?
[2]陈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宁波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