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和丽琴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和丽琴
[导读] 分层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与方法,它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个体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每个个体的学习成效。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巨甸镇中完小 和丽琴   674117

摘要:分层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与方法,它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包括个体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以保证每个个体的学习成效。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分层教学理念,它即以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作为数学课堂的实际出发点,应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让学生取得相关进步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理念是新课改模式下的一种重要产物,它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整个学习质量。
        一、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积极作用
        分层教学是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教学,进而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分层教学与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分层教学,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向性、特色化、针对性更强,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教学思路最大限度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开展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总之,大力实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支撑性和推动性作用,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的系统性更强,同时,也能够在培养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区别和差异,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订,需重视分层,切勿要求所有学生均达到最高目标,而是强调所有学生均可以有所收获。比如,关于“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目标采取分层,即第一,理解分数乘法意义,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第二,仔细观察对比,指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作出概括总结,促使其抽象概括能力的强化提高;第三,指导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要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一;针对数学基础一般的数学,可要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一、二;针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则可要求学生完成全部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为学生学习指明具体的学习方向,以此使所有学生均可以在分层目标的指引下,切实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学生个体分层
        目前,教师对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并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便是教师进行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与重心所在,那么为了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则必须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分层。而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时,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例如,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每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师明确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教师便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其自身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素质都能够有所提升。
        (三)课后练习分层
        由于班级中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差距,同时,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为了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也为了让学困生逐渐摆脱困境,教师会在学困生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视了“优生”与“中等生”,导致他们在这种环境下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数学能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均等的照顾到每一能力阶段的学生,使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后练习中获得发展。如,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预留一些基础性习题,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而对于中等成绩的同学,教师则可以安排一定的基础习题,再适当的预留一些其他类型的题型,使得他们在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上,还可以达到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基础习题的比例、增大拓展性的题目的量,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教学评价分层
        在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过分地注重学生的成绩,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级时往往一味地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其自身对学生进行评价。殊不知,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教师的笼统评价,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应当进行分层教学评价。而分层教学评价的前提是要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个体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个体差异性,组织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因材施教,遵循个体特点,进而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个体竞争意识、学习意识,并正向迁移到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瑞玲.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实现[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34-35.
[2]程国义.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蓝俏钰.分层教学策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J].读写算,2018(30):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