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叶革会
[导读] 运用习近平用典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更加形象生动地结合实际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上海中医药大学 叶革会 201203

摘要:运用习近平用典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更加形象生动地结合实际帮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确立了这一思想的指导地位。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基本原则就包括“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尝试把习近平用典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以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一、习近平用典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党治国和内政外交上的深刻思考。从这些用典中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新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先,在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既有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又有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典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将先贤的精品借助用典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创造性地继承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既可以融入教学内容,在课程讲解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用“经典诵读”的方式由大学生亲身体会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
        其次,在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可以通过历史典故认知现实问题,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用典针对当下中国治国理政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迫切紧要的现实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方法运用蕴含辩证思维的古代典籍、经典名句去分析解决当下问题。运用习近平用典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既能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更加形象生动地结合实际帮助大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深奥的抽象性,这使得大学生在文本阅读和内涵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习近平用典用历史典故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的理论内涵,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智慧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地结合“古”与“今”,揭示典故与现实的本质联系,使典故焕发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最后,在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可以进一步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进”工作,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用典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习近平用典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是进一步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魂的重要抓手。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就像粘合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内容具体历史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还像润滑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灵活生动地解释阐发;在教学中运用习近平用典,更像催化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内涵,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同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化到大学生内心里铭刻进学生头脑中。
        二、习近平用典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来说,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教材进课堂是前一部分,是课程教学环节;进学生头脑是后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环节。
        就课程教学环节而言,进教材就是进教案入课件。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因此除了少数著名专家教授之外,对全国大多数思政课教师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就是如何更好地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教案中,体现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


另外由于全国统编教材修订的滞后性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现代化建设和治国理政中不断创新发展,作为思政课教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把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融入教案写入课件,及时用于思政课课堂教学之中。而进课堂就是要把落实到课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结合各种教学方法让大学生学得进、学得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案写入课件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是教学的根本和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以此为根本融入这个主线。因此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材体系有机结合为主轴,同时以习近平用典丰富的传统文化蕴含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内涵的契合点为纽带,构建运用习近平用典契合交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架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筑就了扎实的前提保障和理论基础。
        另外,在内容体系构建中要防止两种偏颇:一是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契合点运用习近平用典,忽略习近平用典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内容中的其他契合点;二是“为用典而用典”,把习近平用典当成教学的重点甚至是主要内容,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理解和系统认知。
        三、习近平用典在学生学习环节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
        就学生学习环节而言,进学生头脑就是进思想进内心进灵魂。就是大学生在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进而掌握其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分析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种种问题,自觉担当延续中华文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最终自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可见进学生头脑是“三进”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最终目的,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认识过程来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要经历“认知——认可——认同”三个环节和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对应着两个层面的判断:第一个是从认知到认可的知识判断层面;第二个是从认可到认同的价值判断层面。
        从认知到认可阶段,就是大学生在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顽强的意志品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当代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面对这样鲜活生动的事实,思政课教师只要坚定地发出中国声音、认真地讲好中国故事,生活在当下、经历在其中的大学生们自然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认可。
        所以认知就是知晓了解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可就是分析判断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的!是对的!这就是人们思想中正确认识外在事物,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统一的知识判断。但如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仅停留在进思想的知识判断层面,如果不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就只能被表面现实状况所影响,无法独立思考和深刻思想;如果不掌握其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就只能机械被动接受外在现成的观念,不能思辨分析、判断是非;或是只能从表面看问题,不能辨思辨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旦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一些波折,甚至是挫折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失去信心,甚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怀疑。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必须要进入到从认可到认同的阶段,上升到价值判断层面。
        从认可到认同的阶段,就是大学生在认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自觉延续中华文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自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
        所以认同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学生内心,把外在理论内化为内在理念。进而进入学生灵魂,把正确的理念体系升华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就是不仅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的!还知道为什么是对的!怎样继续对下去!这就从知识判断层面上升到了价值判断层面。
        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过程中的阶段发展规律,为我们在学生学习环节中运用习近平用典指明了方向。将习近平用典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更能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层面去阐释,更好地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美荣, 习近平用典的文化价值意蕴.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 39(09): 第6-9页.
[2].孙雅夫与关平,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视域下的习近平用典研究. 教育现代化, 2018. 5(52): 第348-349页.
[3].苏东霞, 从习近平用典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文化软实力, 2017. 2(03): 第83-91页.
[4].邢秀兰, 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02): 第11-14页.
[5].曾茜, 从习近平用典看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思政内涵. 理论观察, 2019(04): 第10-12页.
[6].刘洋与沈佩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8(6): 第29-34页.
[7].陆向荣,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探究. 中国教育学刊, 2017(S1).
作者简介:叶革会(1968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安徽铜陵,职称:讲师,学历:硕士,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位所在省市邮编:上海201203
[本文系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20-D-105);2019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课题 (项目编号:2019WK134);2019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题(项目编号:2019039307) 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