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之刍议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华慧
[导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云南省昆明市关上实验学校    华慧   650228

摘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音乐,民族,教学
        引言: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省又是个多民族省份,号角、戏乐、器乐、宗教音乐、舞蹈音乐等都是民族音乐的重要形式,其重要特征是民族性和多源性。但受到语言障碍、体裁障碍、曲风障碍等影响,传播途径并不顺利,因此,首先就应在小学阶段进行民族音乐的推广。我将以小学的民族音乐教学为例,展开分析民族歌曲与乐器相融合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一、歌曲与乐器相融合的小学音乐教学
        器乐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素质教育上。首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树立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念。音乐教育,或者说器乐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一项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与家长走向正确的音乐学习、器乐教学方向,通过音乐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与个性特征。
        (一)西洋乐器与歌曲的融合
        西方音乐大多贴近生活,在风格上较为理性及程序化,曲风也比较严谨,追求个体性,乐器的使用蕴含着对集体的融合感。
        西洋乐器在中国则被运用于与中国风曲目相融合。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同时,西洋乐器也开始逐渐应用到我国民族音乐的演奏之中。例如,《哈尼情歌》便是用小提琴演奏的。这部音乐作品中,除了使用小提琴作为演奏载体,还使用钢琴加以伴奏,而且利用了丰富的和声形式对作品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这首歌曲的音乐框架是民族风格,但是演奏却用小提琴配合钢琴来进行,这样的组合赋予了这首作品新的风格特点。
        将西洋乐器自身的特点与传统歌曲有机结合会使作品迸发出强烈的画面感,从而更加丰富歌曲的情感及艺术表达。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及艺术造诣。
        (二)中国民族乐器与歌曲的融合
        近代,民族乐器大多适用于“中国风”歌曲,有了这些乐器的加入,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也丰富了歌曲的意境,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民族乐器的旋律与主旋律相辅相成。目前民族乐器与歌曲结合的方式有三种:1.古筝和葫芦丝独奏通常出现在间奏和歌曲的结尾,一方面为主旋律和整首歌的意境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没有抢夺主旋律的中心位置。2.民族音乐和主旋律会出现在同一时间,旋律是一样的。3.乐句之间的断句时,可加入古筝的旋律。
       二、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对民族音乐不够重视;在教学目标上,多数认为民族音乐的教学目标等同于其他音乐形式的教学目标,没有认识到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
        2.教师的教学技能上,往往依托书本,不注意素材收集,挖掘内涵不够,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和表现力的教学方法体系。



        3.教师的个人发展上,个人态度和教学观念有待提升和改变,民族音乐修养有待提高。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音乐生长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音乐形式,多数父母都没有培养孩子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很大一部分学生追捧现代音乐和网络音乐,对民族音乐兴趣不浓,了解甚少,认知有限。
        2.学生民族音乐表现力欠缺,不易感知和理解音乐内涵,没有流露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和表达情感的意愿,不够自信地投入演唱,演奏或参与综合表演,学生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表现力急待提高。
        三、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上的具体实施:
        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发现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结合民族乐器来进行民族歌曲的学习与演唱,通过乐器的学习来激发孩子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例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行器乐教学,让孩子通过对器乐的学习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一学期以竖笛的教学为基础。竖笛的演奏方法较为简易,容易被该年龄的孩子所掌握,可通过竖笛教学来让孩子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掌握。第二学期则以口风琴教学为主,把口风琴的练习结合到歌曲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口风琴的魅力。有了口风琴教学的基础后,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将歌曲的音准掌握,还能训练更多的曲目,再将轮奏、合奏加入到歌曲的伴奏中,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合奏的魅力。四年级及以上年级的学生便进行民族歌曲的学习,教学的模式主要还是通过老师授唱学生聆听后练唱为主,例如《蝴蝶泉边》的教学,首先对歌曲后的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歌曲的创作意图,然后便是反复的聆听,分段教学,最后达到学会唱、熟练唱的境界。另外进行民族乐器的教学,例如葫芦丝的教学,通过对葫芦丝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乐器的魅力,将融入葫芦丝演奏的乐曲教学生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过后把民族歌曲的教唱作为教学重点,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自己民族的歌曲,让学生学会怎么演唱自己民族的歌曲。总结下来就是音乐基础教学有待提高,同时也要保持自身民族歌曲的教学。
        (二)课后的学习平台: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与民族音乐相关的合唱,舞蹈,古筝,二胡等社团,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通过儿童节展演,班级音乐会,学校艺术节等形形色色的活动,展示学生的演奏,演唱,音乐作品,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促进其相互交流,相互激励。
        (三)民歌与民乐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认知
        民族歌曲的教学往往要结合民族乐器的教学,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对民族乐器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民族乐器来演奏民族歌曲,能从民族乐器的角度出发,结合其民族性,来更全面地进行民族歌曲的教学。所以,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将民歌和民乐的教学相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四、总结
        民族的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它包含了个性和民族的共性。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是学习、传递、创造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因此 ,在民族音乐教教育中,我们要注重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要避免忽视传统音乐的人文教育价值。通过民歌与民乐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喜爱民族音乐、发展民族音乐,从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桂艳.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管窥[J].菏泽学院学报.2014(01):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