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李卫俊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李卫俊
[导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生活、社会、教育以及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帮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也逐渐重视起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致使信息技术教学逐渐成为了我国小学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就以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阐述与探讨。

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 李卫俊    225600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生活、社会、教育以及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帮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也逐渐重视起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致使信息技术教学逐渐成为了我国小学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就以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与基础知识,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而针对当前这一要求,教师要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就需要教师注重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手法以及传统教学模式,要运用创新的元素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给其创新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进入到更加深入的学习状态之中,以此促进学生未来的更好发展与成长。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适应时代需求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说就是在教师的严厉批评下进行成长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普遍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总是抱有要求多、批评多的现象,而评价、表扬与认可却少之又少,其中常用的表扬方式通常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努力为主,缺乏对学生创新思想以及创造行为的表扬,同时,这种批评教育的方式长期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以及师生互动中,导致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缺乏创造能力成为了我国学生的标志,许多的人都认为我国学生学习努力、头脑聪明,但是就是缺乏创新意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由我们传统教育观念所形成。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不在以教师作为唯一,致使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积极的转变自身教学地位,要明确当前学生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不得不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观念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时代发展速度,其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限制了学生能力以及思维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就需要教师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使得学生能够有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让学生能够迎来更加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一)以学科整合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意义。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本身,同时也需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要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比如,打字输入、通过网页搜索相关学习资料等等,要通过基础性的计算机应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但是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要想单一的通过灌输式讲解显然是不够充分、形象,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就需要运用图文并用的方式来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这样,一方面,有助于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一课时,首先,教师需要做好明确的示范工作,要直观的演示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以及如何通过网页寻找图片,以此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的认知。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去自主查找照片,并在指导的过程中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如: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的动画图片、学习资料图片等等,运用趣味性元素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效果,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
        (二)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以及创新性,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艺术,运用艺术的形式去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而言,如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丰富有趣且生动形象,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必将是事半功倍的,同时教师的语言艺术还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教学内容保持新鲜感,以此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得到更好的成长。在运用趣味性语言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将抽象性的知识转变为具体化,将专业性的知识转变为生活化,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信息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插入影片和声音”一课时,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构建一个趣味性的教学主题,如“创作动画片”等等,带领学生一同制作他们感兴趣的动画作品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的积极投入,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借助媒体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的本质就是带领学生去探究他们未知的领域,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快乐与美感。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其在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方面,显然是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需要建立在学生已经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就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要运用趣味性元素来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将以实现。例如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相关的教学视频,运用教学视频的直观性以及形象性来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并意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这样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意识,从而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一)发散思维法
        所谓发散思维,其就是一种不依常规,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引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存在必要性的,因此,引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而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其一直都是以收敛思维培养为主,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答案以及探究的范围总是充满了局限性以及固定性,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形成固定性思维。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需要转变这种思维定势,要通过引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幻灯片背景”一课时,首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三种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1设置背景格式,2WPS编辑,3直接插入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与探讨,探讨一下那种方法最为快捷、简单,这时学生们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就会充分的表达自身的理解与看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二)逆向思维法
        在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成型了固定式,使得学生没有自己的看法与主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过于严重,这也导致了学生无法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活跃自身的思维,要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以问题的反方向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主观意识,拥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进而达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四、发挥赏识教育魅力,提升创新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创新思维高频呈现
        在小学教育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效果,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轻松、愉快、民主以及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与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形成一种无拘束的自由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思维活跃,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够让师生互动的形式变得更加自然且有深度,教师也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需求,以此构建出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二)通过适当的赏识与激励,让创新目标不断达成
        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具备善于发现学生创新行为的能力,并且还要积极的对学生的创新行为进行表扬与鼓励,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身的认可,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学习的自信心,更好的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阅历、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导致得出的结论和观念也就不可能相同,其一定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就需要创设出开放性的思维空间,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展示以及表达自己的观念,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充满发挥在课堂教学中,从而引发出学生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自然的进入到创新以及创造之中,形成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同样也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行为以及学习表现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与鼓励,一方面,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主动学习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以此来高效的达成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就需要教师注重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及传统教学手段,要针对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来积极的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工作,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贾云涛.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4).163.
[2]谢罗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信息与电脑,2017,(7).227-228.
[3]石红梅.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