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幼儿记录活动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陶坚凤
[导读]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当今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素质教育中有极高的指导价值,特别是在提高幼儿记录活动中的运用作用由为明显。陈鹤琴的“活教育”对记录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活目标”认清记录的水平,明确了幼儿记录的目标;通过“活教材”,拓展记录的内容,增加了幼儿探索的机会;通过“活方法”激活记录的过程,提高了幼儿记录的能力。

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幼儿记录活动中的运用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斗门幼儿园   陶坚凤

摘要: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在当今强调幼儿主动学习的素质教育中有极高的指导价值,特别是在提高幼儿记录活动中的运用作用由为明显。陈鹤琴的“活教育”对记录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活目标”认清记录的水平,明确了幼儿记录的目标;通过“活教材”,拓展记录的内容,增加了幼儿探索的机会;通过“活方法”激活记录的过程,提高了幼儿记录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在幼儿记录活动中具体运用。
关键词:活教育思想;记录;运用
        一、“活目标”——认清了记录的水平,明确了幼儿记录的目标。
        大家都知道凡是活动脱离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活动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陈鹤琴先生曾强调指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应该在“做”中教,让孩子“做”中学,使孩子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求得进步!所以,任何一个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孩子的已有经验上,那样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是教育的理想效果。记录活动当然也一样。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差异,在幼儿各年龄段中,记录的目标也有所差异。
        二、“活教材”——拓展了记录的内容,增加了幼儿探索的机会。
        在幼儿记录活动中,老师们经常会为选择记录内容发愁。在教学中,我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供幼儿来记录。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一思想大大拓宽了我对记录内容选择的范围,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着实发现许多有价值的记录内容,如:大千世界花虫鸟兽、花草树木、行云流水、风雨雷电、科学探索、生活情境等等,这些都是幼儿记录的内容。
        陈鹤琴先生曾强调“活教育”的教学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注重直接经验,并把直接经验当作人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所以,运用“活教育”思想,选用的“活教材”,所记录的内容就是孩子们身边的东西,作为教师要选择有价值的记录内容,让孩子在记录活动中学习提高,增强观察的能力,都是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在这些具体的记录活动过程中,不仅大大扩展了孩子记录的内容,更进一步增加了孩子探索、了解世界的机会。就让孩子大胆自由地去记录一切,去了解他身边的“大自然”“大社会”吧!
        三、“活方法”----激活了记录的过程,提高了幼儿记录的能力。
        有了“活教材”,孩子记录的视野得以拓展,接下去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记录了”。陈鹤琴先生强调活的方法,这其中要求教师在做中教,发现孩子的能力、兴趣、爱好,适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只有让孩子真正的体验才有实效。
        (一)“做中学”——丰富了记录的方法,激发了幼儿记录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记录活动的条件。记录活动是孩子们科学探究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也需要有多种记录方法。


根据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理论,“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二)“做中教”——承载了记录的过程,加强了幼儿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前期孩子注意力的特点(容易转移,兴趣持久性不强),教师如果采取单一的记录形式,那么一方面影响记录内容的宽广程度,另一方面也很难保持幼儿记录的兴趣。运用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在组织幼儿进行记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类型,以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归纳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记录过程。
        1、自由观察——完整记录
        这种记录过程主要是让孩子通过观察,把操作过程和实验的过程记录下来。在这一形式的记录过程中,主要是发挥孩子主动建构的能力,从个体自由观察记录到集体验证完整记录,从中主要是发挥个体与集体的力量,让孩子在不断地比较、修正中进行知识的建构。
        2、猜想——验证记录
        这种记录的形式也是较为多见。一般就是先让孩子自己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际的操作。让孩子在操作中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凡是孩子能自己想的,就让他(她)自己想”从而引起认知上的冲突,达到一定教育目标。
        3、回忆——再现记录。
        这种形式的记录一般放在观察活动之后,让孩子把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比如:每周一,让孩子把自己在双休日中的事记录下来,节假日中,把自己的旅行所见记录下来,然后,教师给予一定的文字记载,最后,再让孩子来讲一讲自己记录的事情。通过一学期来的坚持记录,孩子有90%的孩子喜欢上这样的“周记”形式;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主题性越来越来明确了。从什么都记,到现在能够突出记录一件事!这种记录类似于周记,既是孩子记录习惯的培养,也是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包括记忆力、语言概括力、口语表达力、逻辑思维、绘画等能力的培养。可见,“记录”体现着孩子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也正是新时代孩子所需要的。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开展丰富的记录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组织幼儿到花园里、马路上、种植园地里、修理铺前等一些场所进行参观,回到教室后,请孩子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将自己看到的记录下来,最后来进行完整的讲述。此类记录活动,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家长只要引导孩子回忆起一定的事件、场景,就可以让孩子来进行记录。这样的记录效果可以展现孩子对过去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纪念价值!陈鹤琴先生指出培养孩子“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记录活动中,孩子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这也正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良好体现!
        以上这几种记录的教学形式,不是各自独立的。只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融会贯通!
        结论
        综上所述,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记录活动中有着很高的指导价值也体现着新《纲要》的指导精神,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相信只要我们能认真研究陈老的活教育思想的内涵,根据《纲要》的精神理念,就一定能让幼儿记录活动开展得更有价值、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刘占兰,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幼儿科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刘占兰,法国 “动手做”科学教学实验计划,《幼儿教育》,2003.7
[3]北京市教科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4]北京市教科所编,鹤琴全集(第六卷)[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杜,1992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