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现状及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潘敏芳
[导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新的语文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一般来说,小学生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还很不稳定,既能很快激动,也容易冷漠下来。他们更易于接受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感染,对于呆板的灌输式的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因此,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上课时教师将情感丰富地表露出来,以情激情,调动学生情感来开展教

通城县隽水镇南门小学 潘敏芳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新的语文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一般来说,小学生情感胜于理智,对一些事物的情感还很不稳定,既能很快激动,也容易冷漠下来。他们更易于接受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感染,对于呆板的灌输式的说教具有自然的排斥,因此,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上课时教师将情感丰富地表露出来,以情激情,调动学生情感来开展教学,是达成语文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最好的方式。
关键词:理解、引导、本性、平等、自我概念、精神追求的尊重
        导论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在全社会的热切关注和企盼下,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感情的课程,而新的语文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教学目标上,提出并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会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或者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产生疑问,这些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而这些探究是有思想内容的,也是有方法、情感态度的,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体验[][1]。
        二、研究关键点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级,他们的情感容易被表象和情境感染,积极的情感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通过情感表达,体悟出作品更深的思想感情,使情感与思想认识结合起来,达到情操上的升华;同时又把学习、思考、表述和愉悦的情感建立了连接,使学习和思考是令人愉快的。让学生体验到求知过程中的乐趣和审美感、情操感,并获得信心、爱心和其他一些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以及把思维活动引向深入,使学习效果更佳。
        三、小学生情感体验特点分析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是人在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主体对客体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所持态度的体验[][5]。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级,他们的情感容易被表象和情境感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外露且纯真自然。第二,多彩但不稳定。


第三,强烈而又不够冷静。
        情感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和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至今,国内外许多情感研究专家从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等不同层面对情感和情感教育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当学生心情平静、活泼愉快地学习时效率最高。因为这样的情绪有利于诱发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学生思想活跃、联想丰富、注意力集中,易于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有可能开展创造性的活动[][7]。小学生的情感随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而逐渐形成,教育者在对传统教学的重新审视中,“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谓的情感教学指的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关怀及精神追求的尊重。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总是要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才能折射出来,其良好品质的形成一般都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过程。
        四、现代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能。而一般人人一生仅运用了其潜能中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年龄越小,其发展潜能越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而情感、情绪是调动两半脑功能协同活动的关键[][9]因此,情感教育具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作用。
        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五个作用是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在实践中,它们是交互影响,发挥协同作用的过程。总之,情感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情感素养本身,而且,对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五、结论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思想感情的课程,情感目标是语文新课程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之一,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擅长确定情感目标和善于把握实现这一目标的情感因素,更应该将情感教学始终贯彻于课堂中,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而是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语文学科的情感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课堂设计、语言组织等方面坚持情感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晓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与评价[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陈福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5期.
[3] 杨冰.浅谈情感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民营科技,2011年0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