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李双莲
[导读]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进行实验探究,树立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学习,还是实验过程的操作,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帮助和指导。这样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以使他们深刻掌握所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核心素养。

会泽实验高级中学校 李双莲    654200

摘要: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进行实验探究,树立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学习,还是实验过程的操作,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帮助和指导。这样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以使他们深刻掌握所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构建
        引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物理课堂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但大多数是昙花一现,均未能有效地得到全面实施。究其原因,物理教师并没有把所应用的多种教学方式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无法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更不能真正提升高中生的物理综合素养。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明确高中生在物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积极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一、在高中物理中应用自主探究法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一般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接收大量的知识,还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逐渐消磨,导致出现厌学和抵触等情况。应用自主探究法,其归还了学生主体的地位,还能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分析、思考和探索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的模式独立地解决问题。因此,不仅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增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
        物理作为理科生高考必考科目之一,由于其理论观点多、公式复杂、实验类型多等特点,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口述和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的氛围相对沉闷,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通过自主的思维和分析找到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营造自主探究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就需要有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当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者困难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所以老师要通过高效备课,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首先是备教材,学生的自主探究内容需要老师的精心选择,难度要适宜,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需要学生充分开动自己的思维,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是备学生,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目前学习情况,通过自主探究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
        (二)挖掘生活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实验
        在以往高中实验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直接切入实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开展自主合作实验教学的时候,寻求实验教学的切入点,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生活,遵循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等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素材中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学习中。另外,在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实验参与兴趣,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进到实验教学中,包括:杯子、铅笔、纽扣、火柴等,教师可充分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的自主探究学习中。
        (三)结合有趣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内容是精心设计的问题,教师合理、科学设计的问题,才能够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就具体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借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难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或引发学生的疑惑,或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以高中物理科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圆周运动”为例。将学生随机分成各个学习小组,对圆周运动进行讨论,其中一个学习小组举出了若干例子:车子前后轮的转动、电风扇扇叶的转动、地球的转动等,将这些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作为基础,学生通过讨论学习可以总结出其含义。接下来教师提问学生:“以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圆周运动的物体,我们怎样去定义其运动的快慢?”就这样循序渐进,笔者又将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从一开始讨论的“圆周运动”引向了讨论“线速度与角速度”,接下来还可以引申至更多与圆周运动有关知识点的讨论议题上。
        结束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高中物理的自主探究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能够更新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不断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宝平.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07.
[2]王春.学生对高中物理自主课堂的要求探究[J].读写算,2019(12):85.
[3]俞如新.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融合[J].文理导航(中旬),2019(0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