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潘小荡
[导读] 伴随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越发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与计算能力培养。因为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其对所有新鲜事物全都具备好奇心理。所以,针对儿童来说,小学阶段乃是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计算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儿童计算能力能够促使儿童借助计算对现实生活当中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强化儿童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策略展开探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龙伏镇龙伏完全小学  潘小荡  410300

摘要:伴随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越发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与计算能力培养。因为儿童正处在启蒙阶段,其对所有新鲜事物全都具备好奇心理。所以,针对儿童来说,小学阶段乃是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计算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儿童计算能力能够促使儿童借助计算对现实生活当中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强化儿童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质量
        前言:相比于语文以及英语这些学科而言,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以及抽象性,要求儿童具备较强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针对儿童而言,由于其年龄较小,心智还未成熟,让其对数学计算加以透彻理解十分困难。然而,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教师主要是让儿童掌握数学运算,因此,教师怎样在教学当中强化儿童的计算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一、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
        (一)教学方法太过单调
        如今,新课标已指出,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和儿童展开交流互动,儿童应当主动向教师反馈相应的学习成果。尽管国内教育改革一直都在逐渐发展,然而就现阶段数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所用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多数教师仅对知识进行讲授,儿童只管学习,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这样难以对教学质量加以保证。
        (二)师生存在严重的应试思想
        进行数学教学期间,以往教学模式无法伴随教育改革发生变化,所有教学内容全部根据考试内容展开的。对于培养儿童计算能力,数学教师关注的都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多数教师思想依然是提升儿童的学习成绩,强化其各种能力,并未对儿童实际能力加以考查[1]。实际上,数学教师应当从不同方面对儿童进行考查,特别是考查儿童的计算能力,这样才可促使儿童全面发展。
        二、强化儿童计算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整体质量的策略
        (一)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在现阶段小学时期数学教学之中,多数教师都采用讲授形式以及灌输形式的方法,直接把运算法则以及运算规律通过概念方式灌输给儿童,之后让儿童进行大量练习,借此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然而,实际上,此种教学模式会让儿童非常被动,儿童难以对大量抽象知识加以理解以及掌握。而且,课后计算练习会增加儿童的学习压力,不仅会影响其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导致儿童出现厌学情绪[2]。在小学时期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动力就是兴趣爱好,为避免计算教学太过枯燥乏味,数学教师需采取多种不同方法开展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具有的趣味性,促使儿童在课堂之上感受到数学学习以及计算的乐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有效提升其计算能力。


比如,开展“整数加法与减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就可通过故事形式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把整数加法与减法融入到具体故事情境当中,如某日小猴子从山下商店购买了5根香蕉回家,为了赶时间,它决定走一条捷径,只身穿越一篇西瓜地,途中小猴子顺手摘了3个西瓜,问小猴子拿着多少根香蕉与西瓜赶路?为帮助儿童理解,教师可通过Flash动画对这个过程进行播放。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投入到数学计算之中,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培养儿童良好计算能力与计算习惯
        因为儿童年龄较小,十分好动活泼,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并且缺少自制力,所以在计算期间经常因马虎大意而出现错误。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培养儿童良好计算习惯。第一,引导儿童认真审题。儿童进行计算期间,审题不清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儿童为快速计算出结果,会非常匆忙的进行审题,有些儿童甚至在未理解题意这种情况之下便开始计算,并未对题目加以深入分析以及理解。如此一来,就导致儿童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假设教师并未培养儿童良好审题习惯,则难以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所以,课堂之上,教师需指导儿童对题目进行认真阅读,对已知条件以及未知条件加以掌握,对题目当中包含的数据关系加以判断,进而选择适当计算方法,确保计算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有效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第二,引导儿童在计算当中校队数据。儿童进行解题期间,即便仔细审题,然而也会因失误写错数字,进而导致其得到一个错误结果。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培养儿童在解题期间对数据加以校对的良好习惯,要求儿童对题目当中包含的数据加以掌握。课堂之上,教师可利用一些相同题目进行计算练习,尽管题目相同,然而数据要经常变化。一些儿童可能会因为看到一样的题目而觉得与以前的问题一样,进而出现错误。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培养儿童校对数据的良好习惯[3]。
        (三)对一题多解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
        其实,数学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儿童的逻辑思维,针对儿童思想开发有着较大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之中,通常会碰到一些一题多解以及算法多样的问题。这时,数学教师可借助这类问题培养儿童思维具有的灵活性,促使儿童站在不同角度对问题加以思考,进而得到多种解题方法。在对一题多解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加以运用之时,教师需给予儿童充足自学空间以及时间,对儿童想法与计算方法加以尊重,这样才可有效强化儿童的计算能力,对其思维方面的灵活性加以培养。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儿童计算能力属于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如今多数教师所用教学方法太过单调,师生普遍存在严重的应试思想,这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致使儿童并未形成较强计算能力以及良好计算习惯。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培养儿童良好计算能力与计算习惯,同时对一题多解这种教学模式加以运用,这样才可强化儿童的计算能力,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覃丽香.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10.
[2]吴玉红.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读写算,2019(27):200.
[3]叶春仙.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助推计算教学[J].亚太教育,2019(08):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