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1期   作者:董传喜
[导读] 幼儿教育是儿童走向自我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道德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3-6岁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约束力和自制力。在幼儿园,他们的习惯、思维、个性和行为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俗话说“三岁看老”,可见从小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的重要。从小到大,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施肥、浇水、修剪枝叶,不良行为就像杂草,需要被铲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基于此,对幼儿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湖北省枝江市仙女镇中心幼儿园    董传喜    443200

摘要:幼儿教育是儿童走向自我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道德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3-6岁的孩子缺乏判断力、约束力和自制力。在幼儿园,他们的习惯、思维、个性和行为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俗话说“三岁看老”,可见从小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的重要。从小到大,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施肥、浇水、修剪枝叶,不良行为就像杂草,需要被铲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基于此,对幼儿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活动;幼儿品行;思考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完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塑造幼儿品行的奠基工程。
        一、尊重幼儿主体,渗透良好行为教育理念
        因为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喜欢观察模仿,如果老师采用强制的方法,给孩子带来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负担。所以老师要循序渐进的教育。比如每天进园的时候,老师主动说“早上好!”孩子也回应老师的一句“早上好!”在和同学见面时,也要鼓励孩子说话,主动打招呼,教会孩子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礼貌用语,教会孩子在离开幼儿园时和老师同学说再见;孩子洗手的时候,老师要组织孩子排队,不要推同学,做什么都要教他们讲秩序;吃饭的时候要提前洗手。同时,要求他们不要把食物放在其他学生的盘子里。他们应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用餐环境。饮食的道德教育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和勤俭节约的道德。孩子不小心把同学的杯子碰在地上,要主动对对方说“对不起”,对方回应“没关系”。遇到困难时,应该教会他们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对对方说“谢谢”、“不客气”。孩子午睡时,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找床,学会脱衣服,盖好自己。大声说话,让孩子从小就有公德感,在大环境中学会多为别人着想,让孩子以后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但这些礼貌用语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扎根,让他们从小事中增强文明意识。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老师对《弟子规》的详细分解,引导孩子在家做行为练习。在教学中,我通过提问,结合自己平时玩的游戏,对《弟子规》的内容进行了一点点提炼,放到孩子的生活中。根据《弟子规》的学习,要求他们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在家要主动给父母夹菜,要说“我爱你”。每天进步一点点。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非常适合孩子的教育。


为了让孩子在家里保持良好的习惯,我还将《弟子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分解,提炼为《弟子规》。从学期开始,我就把《弟子规》的内容从以下几个部分提炼出来:“入时孝顺,出时孝顺,信实,不遗余力学汉语”。我觉得这些部分的内容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练习行为。比如“父母来电,不宜慢;“父母的命,不要偷懒”四句话需要孩子在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起床的时候起床,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按时吃饭,对长辈有礼貌,帮父母摘菜等等。每次学习新内容,我在幼儿园都着重引导孩子准确阅读,也会通过小表演引导孩子了解大意。课后,家长以照片的形式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这样在家里的配合下,孩子不仅对学习弟子的规矩感兴趣,而且很快就掌握和理解了。
        三、基于幼儿特点,丰富活动载体
        以主题为主线的传统文化活动。儿童的学习是全面的、整体的,主题活动应该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是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以“环境渗透、主题体验、区域自治、户外游戏、舞台表演、亲子互动”六个板块为课程框架,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二是节气开展活动以节气的“起源、风俗、谚语、自然场景、生产生活”为课程框架,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一系列探索活动。游戏和情境学习活动。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能力、体验,以“活动追随孩子的兴趣”为设计宗旨,处理好预设与孩子生成活动的关系,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亲近。
        四、在家园共育中渗透良好行为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在幼儿园教学中,仅仅依靠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父母的言行可以塑造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幼儿教师应该与父母一起学习和成长,旨在帮助儿童提高道德水平,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教学中,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距离,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了解孩子。同时,家长可以沟通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实说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家庭教育可以突出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作用,使德育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结束语
        总之,孩子良好的行为需要从娃娃时期开始。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才能在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性格,分清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学会对一切的理性判断先教育人。
参考文献
[1]刘佳.好品行,通过游戏来践行[J].中华家教,2019(11):16-17.
[2]楼美英.牵手绘本相约品行——基于绘本情景教学的《好孩子》德育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09):203.
[3]黄思妤.巧借绘本润幼儿良好品行[J].教育革新,2019(03):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