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苟思
[导读] 语文读写能力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在语文整体能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推动,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增强读写结合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以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苟思

摘要:语文读写能力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始终,在语文整体能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二者相互联结,相互推动,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增强读写结合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以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体可以采取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如下。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
         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这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写作与阅读分成两个模块单独讲解,由于高中语文课时少,单独讲解会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实践证明,如果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会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循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得到大幅度提升,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分享几点思考和看法。
        一、发挥引导作用,科学指导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决定写作能否良好进行的基础性因素,高中阶段的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在广泛阅读书籍的基础上,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在语文科目教学中专门安排了写作指导课程,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不仅制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导致部分高中学生的阅读方法缺乏科学性,进而不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选择阅读素材时,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科学指导,安排专门的阅读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文章内容,仔细阅读,实现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针对书籍内容中的不同专题,总结概括文章的特点,拓宽学生的见识,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二、合理选择文章,运用想象续写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有趣又引人深思的小说,这都可以作为学生文章续写的素材。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教师可以科学的选择文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对文章进行创造性续写。在具体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营造氛围,将教材中戏剧性的小说情节进行生动的还原和呈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文章风格,梳理文章线索,为文章的续写再创造工作打下先行基础。学生在仔细阅读教师提供的文章中,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对文章的再创造过程中,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有所激发,这不仅展现了学生的写作才华,突破了读写之间的限制,还实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
         三、转变传统理念,鼓励反向读写
         在基于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还要更新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反向读写,构建创造型课堂氛围。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长期受僵化死板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阅读和写作时普遍缺乏创造性,致使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千篇一律。


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反向读写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局限,实现创新型写作。
        四、激发学生思维,鼓励生成读写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语文教材的选文也越来越科学规范,选文内容质量也越来越高,很多文章的结尾都会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鼓励学生进行生成性读写,在文章结尾的留白空间中,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为后续写作提供丰富的想象素材。
        五、深度挖掘文章,鼓励体验读写
        在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材中科学地选择文章,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联系学生生活,进而引发学生联想,感知文章的情感,同时还需要求学生将文章的主线作为写作题材,鼓励学生开展体验性读写。
         六、进行背景知识拓展延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丰富的内涵,仅仅通过表面的文字,学生很难深入解读文本,也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创作年代比较久远的课文,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与现在高中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难读懂其中的内涵,也不能与作者进行跨时空对话,阅读往往事倍功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应当针对背景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譬如讲述作者的生平、性格等,或者讲述文章的创作时代背景等。一方面,拓宽学生阅读深度,另一方面,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和阅读素养均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背景知识拓展延伸,以达到促进学生写作与阅读素养共同提升的目的。
       七、指导学生仿写扩写句子,拓宽学生阅读深度
       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每一篇都是精华中的精华之作,无论是语言表达技巧、情感抒发方式还是谋篇布局技能等,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句子进行仿写、扩写。一方面,在仿写和扩写句子的过程中,学生对句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鉴赏、品位,文本阅读深度得到拓宽。另一方面,有效的仿写、扩写能促进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技巧的理解和内化,这对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能力是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前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指导阅读、想象续写、反向读写、生成读写、体验读写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阶段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黄雯.高中现当代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63-64.
[2]德吉.“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青海教育,2017(0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