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金伊密
[导读]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周岙小学  金伊密

摘要: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一、素质教育下小学音乐的意义
      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形势下,音乐教育第一个重要教育任务就是陶冶当代小学生的思想情感。音乐教育之中,主要是通过一首又一首的美妙无比的音乐之声,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激起小学生心灵之情感,让音乐融入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广阔的大自然,热爱自己可爱的家乡的情感。我们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教育,让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知以形,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质,审美情趣。素质教育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教育要为小学生学习好音乐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与环境。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就好像洋溢着芳香的肥沃土地那样,在暖和阳光的倾洒之下,才能生长出茁壮的禾苗来。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有益于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感动小学生的音乐作品,学生往往,久久不忘,牢牢记忆,甚至陪伴自己终生。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不足
      (一)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学习
        我国目前部分地区仍存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单纯的模仿或许可以让学生学会某一种音乐,但是完全学不到音乐的实质,学生不能理解音乐的意义,慢慢磨灭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教师专业素养偏低
      就我国目前小学音乐教学的情况看,许多的教师音乐知识比较单一,专业素养不够,对带有明显地区特征的民族音乐缺乏深入的认识,自身的多元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缺陷会造成课堂上的讲解缺少活力,同时会阻碍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教师是引领学生进入新知识海洋的向导,尤其是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优秀道德水平,在各个方面影响学生。而目前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只注重上课的内容及效率,为了能在规定的45分钟内传授完课程内容,有些教师会忽略重点,不加以深入地分析、阐明,简单讲完书本上的内容即可。这便是教师缺乏专业化的显著表现。
      (三)不善于利用教学资源
      音乐教学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能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仍没有意识到这重要的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单调。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时,纯口头地讲解课本上所写的音乐知识,照本宣科,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各民族文化进行立体的展示,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进一步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一)开展情景教学,促进学生自我理解
      开展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作品;既可以是老师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在问答间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也可以是教師以相关的故事作为线索,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来理解作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情境模式,并对情境中的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身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因材施教中的“材”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依据即教科书,二则为教学的对象即学生。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一以学生的年龄为特点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及环节。不同年龄的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不同,即使是同一首音乐题材的教学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通过有侧重点地将学生带入音乐,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正确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其二从教材出发,教师首先了解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我们不能使用同样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去设计教学环节,而应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改变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用课件结合情境,让音乐美化心灵
      情境教学法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法。它是一种通过将学生代入情境中,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小学阶段,心智情感发育并未成熟,但也是最容易受到情感熏陶的阶段。而音乐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交流,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代入音乐的情感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童话歌曲《小红帽》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故事,接着让学生聆听歌曲,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然后,让学生鉴赏音乐动漫《小红帽》,认知童话故事中所描述的小红帽、妈妈、外婆、大灰狼和猎人,使学生在强化音乐审美素养的同时,形成连贯的逻辑思维。最后,教师应耐心教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唱出小红帽的活泼可爱与机敏。
        (四)用语言促进兴趣,让感受走进课堂
      语言是声乐艺术的核心,一切声乐艺术包括作词、谱曲以及演唱,都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整合,最终成为艺术。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运用语言美学特点,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余,还能够体验到音乐中人物的情感。  
        五、结语
        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此外,它还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唱歌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最为直接和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参考文献:
[1]郭红洁.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都市家教月刊,2013(6):267.
[2]孙蕾蕾.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华夏教师,2014,8(4):61.
[3]郑霞.小学音乐唱歌课堂教学评价探究[J].课程与教学,201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