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李雪
[导读] 物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所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质和能力.它包括形成物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及探究的精神,而物理教师则是这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力量和引路人。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   李雪  655500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所形成的适合个人终身发展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质和能力.它包括形成物理观念和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责任心及探究的精神,而物理教师则是这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力量和引路人。所以,物理教师应当在熟知教学内容和课本知识点的基础上,综合教学过程中出现过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如何渗透 高中 物理教学 核心素养
         引言: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初中的教育后,多数都能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清晰的学习意识,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所以高中的教育是更高层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后,更加重视学生对其所学科目核心素养的理解。其中,物理教学体现得尤为突出。物理教学更具有思维性创造性、可塑性。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渗透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历史,讲述著名人物关于物理发现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物理世界的探索兴趣;推荐学生观看相关趣味物理实验视频,如“带电的气球”“小孔成像”“能抓住气球的杯子”等;可以引导学生成立物理兴趣小组,动手操作简单的趣味实验,让学生在成功的实验中获得成就感;循序渐进地增加实验难度,用富有挑战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课堂授课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有趣的幻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也可以不局限于室内,户外活动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书本上的知识较为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物理学习,真正做到快乐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观点,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心向,这样才能使其学习的知识具有实际意义。
        二、在高中物理模型建构过程中,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模型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载体,通过物理模型与教师分析讲解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物理知识与理论。例如:质点模型建构过程中,教材先引入新闻报道,“神舟五号飞船,在指挥部的荧光屏上是一个点,而后又举了一个例子:乒乓球小而轻,但要考虑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对旋转的影响不能简化成一个点,引出质点的概念,完成科学抽象这一过程之后,是质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材列举了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上海航空港的航线图,家庭作业与活动题中有判断体操运动员是否可以看成质点的判断思考题,教材将新课改理念贯穿了进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这种思路在教学中体现很多,例如:点电荷模型建构过程。为了引导学生建立点电荷模型,教材从探究电荷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出发,要求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实验结论,再通过类比的方法,介绍库仑研究思路。如何克服定量研究的困难,发明库仑扭秤,在解决带电体之间距离的问题时,因为金属球的表面带电均匀的特点,库仑提出了“点电荷模型”的概念。建立点电荷不是库仑无意之间的设想,而是为了解决带电体之间距离问题而被激发建立科学模型的设想,是科学探究与创新过程中因需求而产生的。让学生跟着物理学家探索物理,创造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目标,是通过物理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思路。
        三、借助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高中生的能力不同,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也不一样,教师要想让学生共同提高,就需要利用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电势和电势能》时,很多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根据教材内容逐一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先勾画基础概念、公式,然后死记硬背。因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参与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学生会觉得物理学习很无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基础概念、公式,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更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基本概念、公式的时候,要求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讨。为了提高学生探讨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从中有所收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一来,这些问题就可以辅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助讨论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电势沿着相应的电场方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电势的状态是负数值的话,相应的符号所代指的方向是什么呢?因为这些问题的启发性较强,所以学生会先进行自主思考在思考出一定的答案后,自行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观点。在思想碰撞后,学生会总结、归纳出一个适合的观点,并进行探究。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电势、电势能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习效果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能够通过抽象的教学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认知观念、科学的观察思考方式、实验探究能力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倾注更多精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选取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春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69+171.
[2]黄纯宗.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培养[J].求知导刊,2020(11):37-38.
[3]韦冬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