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的培养模式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辛荣钊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迅速化、健康化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音乐高考生数量始终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广西田东县田东中学     辛荣钊  53150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迅速化、健康化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音乐高考生数量始终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延展,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与升级。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在未来高考中面临着重重压力,同时在新时期也迎来了许多宝贵机遇与广阔空间[1]。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教师如何有效解决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学生们创建一个优质的音乐学习空间与氛围,让音乐艺术生们能够胸有成竹的迎接高考,已然成为当前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
        一、解析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们在备战高考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困难亟待解决。以笔者所在的高中进行分析与探究不难发现,当前普通高许多艺术生都是在高中时期才正式开始选择要走音乐之路。由于缺乏较为专业的音乐功底和音乐基础,这些学生们的音乐学习不仅起步晚,而且底子薄。此外,相当一部分音乐艺术生们来自于较为贫困的遥远山区,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从小没有购买和接触过各种乐器,其主要依靠主科考试与声乐成绩,这种学习策略显然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加之一些音乐艺术生较为重视音乐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结果导致严重偏科,并且学习整体成绩极不稳定,对高考备战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新时期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三大有效培养策略
       (一)科学化合理化设置专业课及文化课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想要有效培养高中艺术生音乐综合素养以及文化课整体成绩,各普通高中就应当首先科学化、合理化的设置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由于许多高中音乐艺术生在正式选择未来音乐方向发展之前,自身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平较为有限,并且对音乐缺乏系统性、全面化的了解。在正式将音乐艺术作为高考目标之后,这部分学生才正式开始有针对性、有计划的专业学习。通常来讲,学生们集中精力展开专业学习的时间较短,仅仅为两年半左右,也就是高一、高二阶段以及高三阶段的上半学期。在这种时间较短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条件下,音乐艺术生们不仅要学好普通高中的文化知识内容,还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艺术高考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负担和压力之重可想而知。因此,当前阶段,各普通高中应当结合自身教学情况与专业高考相关要求,合理化、科学化的安排与设置文化课和专业课。


比如说,在高一、高二以及高三上学期教学实践过程中,让音乐艺术生们注重音乐专业课的系统化学习,例如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听音记谱、演奏演唱等不同内容。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在上述学习时间过程中正常安排文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例如,在艺术高考前一段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安排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在艺术高考及各大艺术院校校考全部结束后,再针对课程进行重新安排,或者是全面恢复原有的正常文化课时间。
       (二)积极构建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模式
        平心而论,普通高中每个音乐艺术生自身音乐水平和理解能力都存在不同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过程构建一个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音乐教育教学全新模式。并且能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修改与调整,进而达到最佳的音乐教学效果。举例说明,教师在日常开展乐理课、视唱练耳课等音乐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普通高中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安排,采用多元化授课模式,比如说个别授课、集体授课或者个别、集体授课二者完美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授课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升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们按照不同音乐能力和水平分成不同小组,进而让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和水平较低的学生形成一定的互补关系,并且帮助这部分学生提升理论基础与音乐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在个别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每一个学生自身的音乐天赋和音乐特长,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说,有的学生自身声音清亮、高亢,教师可以以民歌练习为主进行声乐培养;有的学生自身声音比较雄浑、洪亮,教师可以主要选择美声教材进行个别授课,并且让学生们能够学习过程中注重发声技巧的提高与完善,进而达到最佳的音乐教学实践目的。
      (三)教师应关注音乐艺术生个体状况
       除了上述两大有效培养策略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和关注每一个音乐艺术生个体状况,为学生们精准建立个体资料档案。比如说,在个体资料档案中明确记录学生们的日常授课内容、日常练习情况以及平时成绩和作业成绩。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个体情况“了如指掌”,并且能够结合音乐艺术生们的缺点与不足有的放矢的安排和设置个性化音乐训练和专业教学,不断提升音乐艺术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实践水平。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教学背景下,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的创新化培养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反思,积极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与方式,力争让普通高中音乐艺术生们的整体素养和音乐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胸有成竹的面对高考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凯乐.高中音乐艺考生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王海洋.开启“掌握学习”模式——浅谈普通高中音乐高考生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