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策略研究 黄彩艳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黄彩艳
[导读] 小学时期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在认知层面处于不断接受、完善并发展的阶段,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突破教材,开展拓展性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语文这一学科的特色,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龙邦镇吕平小学 黄彩艳   533806

摘要:小学时期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对不足,在认知层面处于不断接受、完善并发展的阶段,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结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突破教材,开展拓展性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语文这一学科的特色,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与探究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拓展,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 中高年级 语文课堂 拓展教学策略 研究
        引言: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除了学习课程内容之外,拓展内容的学习也同样重要,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好课程,还能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认知水平。语文是学生进行阅读、提升阅读水平的主要课程,小学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升,仅仅是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学习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要进行拓展性阅读,补充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拓展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快对校内课本的理解速度
       语文教学中涉及很多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内容,而生活中我们经常用语言作为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课上的语文跟生活中的语文有很大的联系性知识之间也会有一些重合。拓展教学的内容 ,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很好的补充       作用。有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对教师的讲解理解并不十分深刻,但可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境。就会联想到课本内容,因此对课本内容也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课本内容的学习。或者课本内容涉及的一些名词比较生活化,学生单凭对名词的朗诵,不见得对该名词能够理解,而拓展教学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对这一名词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教学方式广泛化
      小学阅读类的拓展教学可以尽量改变教学内容只是局限于某一本特定的教材这种现状,也可以避免教师只是将某一篇课文当作教学内容。随着信息化的程度变得更高,语文的课程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而教师全面的开发以及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也逐渐得以实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拥有更加充足的资源支持,无论是小学的小学生阅读量,还是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都变得更加广泛,让教师的教学能够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拓展阅读空间
       拓展性阅读是以课程中的阅读内容为基础展开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准备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进行课程阅读学习之外也能够安心地阅读。教师可以准备专门的几节课用于阅读和拓展性阅读教学,课程的方式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知识讲解,可以更多样化一点。


比如可以以阅读汇报会的形式开展,教师给学生讲出主题,让学生回家阅读相关的文章,回到课堂将阅读内容介绍给大家。亦或是定期开展“读书阅读”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互相交流所阅读的文章或书籍,让阅读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广度
       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拓展阅读的认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思维广度。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结合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影视作品,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的感受主人公在流落荒岛独自生存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辛。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加适合。由于其抽象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还没有发育成型,因此对单纯的文字内容难以形成直观的概念和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阅读画面并通过构造相应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跟随故事剧情的发展体会其中的节奏变化和情感变化。另外,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拓展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原阅读材料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角色数量较多,故事情节较为复杂的阅读内容非常的适用。比如,当小学生阅读《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过程中,由于名著所涉猎的人物形象非常丰满且数量众多,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复原作品内的场景,通过演绎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认知。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配合音效和图像来帮助学生进入角色,这种教学模式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对于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三)课后作业布置环节使用拓展教学
         课后作业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后的作业,学生能够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回忆再认,进而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方便以后学习的查漏补缺。比如在进行《祖父的园子》一文讲解中,教师在课上通过语句的分析、修辞手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详细讲解之后,留的课堂作业可以不光是课本内容的生字抄写等,而是可以布置一些课本之外的作业。比如教师让学生参观自家的园子或者田地的景象,然后针对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植物,昆虫等向家人询问并记录下来,在之后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选几名学生上台朗诵自己的文章,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自家的园子和文章中祖父的园子有哪些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在这样的作业下,学生的写作和探究知识的能力也在进一步的提升,也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更加有利于以后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拓展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启发学生的认知观念,提升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必不可少。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推动拓展学习的顺利开展,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何雯静.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04):49+52.
[2]王瑾.浅议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J].读写算,2020(06):84-85.
[3]叶协赛.试论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