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1期   作者:郭萍
[导读] 当前中学的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做好一个引导者,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去帮助初中生进行学习。
郭萍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九十中学
【摘要】当前中学的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做好一个引导者,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去帮助初中生进行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美术;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5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全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去进行教学。新课程注重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美术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兴趣,从而提升美术学习兴趣。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初中生的美术教学,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艺术情操的课程,也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为了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美术教师就需要在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教学的乐趣。而且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好一个引导者,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去帮助初中生进行学习。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学习模式进行学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美术课程本身需要大量的实践去研究,单纯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美术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有着不一样的本质,美术教学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类的教学,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和成绩界定。而在新课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在新课程的教育影响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领略到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要为一些学习美术专业的同学打好基础,还需要通过教学培养所有初中生的审美和情操。所以,科学合理有效的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面对事物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同时,让初中生能够因为学习美术拥有一个正常的审美能力,从而能够懂得去欣赏和发现这个世界的美,感受这个世界的伟大和魅力。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由于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大部分教师不会注重美术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会考试的学科成绩。美术学科由于不会进行系统的考试,所以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很少,从而导致了在初三这些毕业生的课程中,美术课会经常被占课,也就无法发挥出美术课程的作用。这也导致了学生也非常轻视美术课程的学习,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部分专业学习美术的同学,美术专业是受益比较低的,一朝一夕并不会有太过明显的进步,而且学习所需要的花费的费用也比较高,还需要准备笔墨纸砚这些比较专业的美术装备。同时,由于家长的不理解、不重视也不支持,所以大部分家长都不会让学生去专业的美术院校进行学习。

学生见不到成效也就不会坚持去进行学习,这就导致了美术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很好,久而久之美术学科的优势就会被人们逐渐忘记。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由于对于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认识不足,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虽然让学生看到了美术的魅力,但是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无法更好地去感受到学习美术的乐趣,这样的教学也没有太明显的效果。
          (二)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时,新课程的改革还没有完善,所以小学美术的教学依旧是传统教学的模式,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初中美术学习的时候美术功底非常的薄弱。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发现,大部分初中生都只是简单地了解了线条知识和简单的色彩知识,对于美术中大部分传世名作都没有具体了解过,甚至认为美术课就是画画课,无法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教师问起原因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反映的是,除了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其他年级再也没有学习过美术课程。这就导致了美术课程的开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很难从这样的学习中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魅力,教师也无法实现美术的教学目标,进而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设施也被广泛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设施去为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来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有关抽象化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去网上搜寻一些比较出名的抽象画以及它的创作背景,然后通过多媒体设施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再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对于该作品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了美术的魅力。
          (二)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地位,还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是一昧地去给学生传输知识,而是引导着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进行分组讨论,将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定义美的角度不同,讨论会让学生对美术有更多方面的了解。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习,并且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着主动,以便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首先需要每个家长、学生和教师都重视起来。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多进行研究,从而能够采用更加科学且合理的方法帮助初中生学习美术,通过美术的学习去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在初中美术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教师只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一个引导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提升每个初中生的美术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通过美术实践促进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清清.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学探讨[J]. 教育, 2015, 000(025):P.94-94.
[2]顾明.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 成才之路, 2019, 602(10):73.
[3]叶波. 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程学生本体化教学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