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胡长秀
[导读]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从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阅读的乐趣。初中生的阅读理解基础不同,教师应考虑不同程度初中生的阅读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详细思考。

胡长秀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城西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开发,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从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阅读的乐趣。初中生的阅读理解基础不同,教师应考虑不同程度初中生的阅读情况,让他们分别参加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详细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87-01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学好语文阅读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阐述了阅读在语文方面的重要性,在学生提升个人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倍受关注。要实现阅读的有效性,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新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将所学的知识内容学以致用,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初中语文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阅读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课程中的课程理念、课程实施等理论;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积极对这些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并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师要积极地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课程创新能力。初中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自己进行专业培训,使得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保持在教学前沿水平,利用最新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规范教师在校的教学行为,使其教育活动的随意性降低,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育质量。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愿意阅读、爱上阅读呢?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好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第一印象,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设计出有效的课堂导入,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趣味性,要想把阅读课教得生动形象,就要把文本中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运用形象的比喻、风趣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描绘来感染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三、实施及时有效的阅读教学调控
        阅渎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阅读有着不同的反应。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主导,要对阅读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阅读信息,抓住信息中的有效成分,引领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反馈检查,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检查读书笔记与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反馈措施。第一,指导并检查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中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阅读材料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甚至篇章。提纲型:阅读后,把阅读材料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路,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感想型:读完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通过续编故事、改写故事,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在阅读中,各类读书笔记可以综合起来做。通过检查,可以发现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对较好的做法及时表扬,以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二,引导鼓励学生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能够外显,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为此,教师可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读书汇报会等活动应该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活动可每月一次,也可每两周一次。
        四、重视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将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技巧应用的阅读实践中,而且在课外阅读中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在阅读中丰富知识,提高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只靠阅读初中教材上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通读《四库全书》《三字经》以及外国优秀作品等。通过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完成量的积累,进而实现质的飞跃。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将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既开阔了眼界,又起到了强化阅读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结语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进行有效性的阅读教学,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斌,黄玉云.例谈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激趣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 2020(36):19-20.
[2]张峰.剖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1(03):85- 86.
[3]董一多.巧用微课技术,助力高效课堂——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73-174.
[4]余秀惠.例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20(35):76 -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