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我见 邸淑娴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邸淑娴
[导读] 小学是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一般我们说的有效教学就是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总体上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邸淑娴    拜城县米吉克乡希望小学  8423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一般我们说的有效教学就是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种教学工具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总体上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47-01

        教学方法改革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中的一个重点,但很多地方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要想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还需要在思维和习惯上下功夫。即所设计的教学方法,既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培养,也要重视习惯的养成,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想到数学,并且运用数学。这样,我们作为启蒙老师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一、情景模拟加现场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站在讲堂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吸收我们教师所讲的内容。情景模拟则是将生活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演练。比如,钱的运算和简单加减法的运用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将学生分组,一到两个人扮演商人,三到四个人扮演买东西的人。同时这也相当于课堂小游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缓解学生长时间上课的疲劳。另外,分组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的一个主动思考能力,下次碰到相似情景,也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体验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很多时候不能够长时间专心听讲。作为教师的我们则需要主动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以延长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将知识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例如,在讲授“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就可以运用视频和动态图片,将知识点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们,例如,圆锥就是三角形以一边为轴线转360°得来的。这样学生们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学习兴趣更浓,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据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动态视频传达的知识的理解程度要高于静态的文字图片,将多媒体投入教学活动中去,则是利用了学生的这一特性。增强课堂的体验感,是现在教学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
        三、形象教学,便于学生记忆
        数学是一门理解性学科,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是没有用处的,要先给他们讲清楚这个是怎么来的,但是直接讲很多学生是不能理解的,因此,需要找出一种学生能够理解的东西来替换之前艰涩难懂的内容。例如,在讲授“九九乘法口诀表”时,则可以采用阶梯递增的方式来理解,相邻纵列横向多一,单个纵列内部又有增加规律。先讲整体,再讲单个纵列,讲完一个纵列就开始带学生读三到四遍,帮助他们记忆。


这样他们课后回家记忆就会更加容易,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愿意学下去。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本身懒、不想学,而是他们发现很难,想不明白,就很容易放弃学,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四、拓展教学,缓解课堂气氛
        我们老师在向学生讲课的时候,并不是只有语文、英语老师需要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数学也同样需要。在向学生传授新的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讲述这个理论产生时的趣事,或是由这个理论引发的小故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同时在学生们因为长时间的听课而丧失注意力的时候,也可以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在这个时候,可以问学生们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们回答,然后在合适的时候慢慢将中心移回今天的授课内容。课堂上这样的小交流多做一些,也可以拉近学生和我们老师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乐于和我们表达他们的想法。
        五、设置自主学习时间,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在一个班级里,虽然老师是根据大部分人的学习进度制定教学方案,但是不排除一些孩子确实没有办法吸收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作为老师,也不可以放弃全班而连续将一个知识点讲四五遍,这时候,我们老师就需要空置出四到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去看,去思考知识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去找不能理解的学生进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另外,同学们之间的讨论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老师双方面的负担。
        六、增强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好的习惯往往是从小培养的,因此我们在教授数学时,应当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进行规范,如果前期不注重这一点,那么等到后期,学生就很难改掉之前不好的习惯,同时这个不好的习惯可能伴随学生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和语文不一样,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仅涉及事物的逻辑形式和数量关系,不涉及一些无关的东西,主要形式表现为高度符号化的语言。比如“一块蛋糕是10元,那么3块蛋糕的价钱是多少?”这个问题可以通过10×3=30这个数学语言来表达。同时数学语言还具有高度的严谨性和简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需要我们老师去为学生逐一讲解,并帮助他们养成一个正确的使用习惯。
        七、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增强记忆
        除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外,我们老师还应该关注学生课后的学习状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课堂上学完,课后就忘的情況。而且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可以时刻了解学生们的一个学习状况和理解程度,这样我们老师就可以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其提高,更好地融入现有的一个学习环境中去,而不至于最后被孤立,被动学习。
        数学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途径,对于学生的发展很重要。数学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注意数学教学方式的变化,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英.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108+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