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吴光新
[导读] 对初中数学科目而言,几何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同时其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要想学好几何知识,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想象能力以及立体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几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研究初中数学几何的有效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几何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

邯郸市第二十五中学 吴光新    056000

摘要:对初中数学科目而言,几何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同时其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要想学好几何知识,需要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想象能力以及立体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调动学生对学习几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研究初中数学几何的有效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几何方面的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有效方法
        引言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知识点,几何图形具备一定抽象化,这正是其难点所在,而教师要想将这些抽象事物转变成实际,难度系数极高。而且,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几何知识是数学科目中最难理解的,考试错题中几何知识占比最大。因此,对初中数学几何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一、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几何教学
        几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不仅源自生活,而且还在生活中获得了广泛应用[1]。所以,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可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加强几何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多媒体,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图片予以播放,像电视塔等。并提问,刚才所观看的视频或者图片中,都有哪些几何图形?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加强生生互动。学生答:圆柱、梯形、正方形、长方体等。然后教师对该答案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如果有错误一定要及时指出。接着教师拿出相关几何体模型供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再比如,在学习该章节的《线段》部分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视频,有些行人直接跨越栏杆去马路对面,并对学生提问:这些行人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看教材中的题目:由A地点-B地点一共有四种路线,问:除却这四种路线,还能不能再修建一条由A到B最短的道路?如果可以,请回想之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中将最短的路线画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思考,学生答:两个地点的全部路线,线段最短。教师汇总,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种例子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比比皆是,像体育运动项目投掷铅球运动员成绩的测量方式等。
        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时,应当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对几何的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充分全面理解几何图形,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唯有如此,方能提升初中数学几何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时,首先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了庆贺国庆节,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就是制三角形形状的彩旗,问:教师需要提供多少数据,才能完全确保同学们所制作的三角形彩旗完全相等呢?必须要得知全部边长与全部角度吗?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剪纸来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全等三角形的三个边和三个角都是完全对等的,相反,这6个元素如果通通对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那么是不是必须要同时具备这6个条件呢?若是只满足以上6个条件中的几个,还能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呢?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对平行线的性质、判定方面进行思考,并逐个从满足1个条件、2个条件、3个条件进行探究,探究方式是画图、剪图、放图最后是对比,从而获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与归纳。探究该问题时,可划分情况,比如:三个边、三个角、两个边一个角、两个角一个边,同时提问学生:“大家认为哪种情况最好研究呢?”学生纷纷回答:“三个边、三个角最容易”。然后教师辅助学生共同进行探究。接着教师让学生再次动手画一个三条边分别是5厘米、6厘米和3厘米的三角形。该行径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充分感受到已经知道三条边的长度怎样画出三角形。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摆放小木棒等工具,摆放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特征的认知度。
        三、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探索几何定理
        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设置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渗透几何概念与定理,从而让学生掌握新知识[2]。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中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这一课程时,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实践操作,准备一张三角形的硬纸片,并将其剪成两个板块,对两个板块进行组拼,使其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然而有些学生却无论如何也拼不成平行四边形。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测量一个鱼塘的宽度,用什么方式?”同时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假设鱼塘宽度是AB,然后在鱼塘外随意取一个点C,并连接AC和BC,同时分别取AC与BC的中点D和E,之后对DE之间的长度进行测量,该测量结果的2倍即为鱼塘的宽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提升了学生们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也让教师感受到了学生们强大的创造力,只运用一个问题以及小组讨论就得出了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最后还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能力,还教会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推导出了几何定理。最后,还可以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已知AC=4厘米,BC=6厘米,AB=8厘米,问:△DEF的周长是多少?正确答案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开展几何教学,并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操作,充分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与含义,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几何定理,并用其去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让几何教学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光明. 论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J]. 新智慧,2020,(31):65-66.
[2]曹娅烨. 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05):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