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高中生学业情绪 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王洁
[导读] 新高考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实施,更加关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的强的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面对新高考,学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业情绪消极,缺少自我效能感等,本文致力于对高中生学业情绪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  王洁

摘要:新高考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实施,更加关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的强的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面对新高考,学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学业情绪消极,缺少自我效能感等,本文致力于对高中生学业情绪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激发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学业情绪   学习内驱力
        2018年,河北省开始全面新高考改革,启用3+1+2模式,学生需要在学习语数外的基础上,物理和历史选一科作为文理划分,然后剩余的四科中选取两科,这种多元化的选择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困扰,其中涉及生涯规划专业选择等各方面的问题,2020年1月,国家颁布高考评价体系,第一次把立德树人作为高考的核心出现,这充分体现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要比以前的高考要严格的很多。 通过对高中生学业情绪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中生普遍存在对新高考的困惑,学业情绪消极,完不成作业,缺少自信,缺少学习的内驱力,无法管理时间,学习效果差,学业成绩低,不具备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等情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选课问题的纠结和迷茫
        一般学校应该是在高一上学期开始根据选科工作采用的方式一般是让学生以报志愿的方式去选择组合形式,然后学校按成绩进行分班,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能够很快做好决定投入学习中,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未来认知不够,纠结于部分学科,因此无法果断做出判断,导致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影响自己的学习情绪,另外就是学生学生需要适应新班集体,新老师新同学,很多同学也不适应。
        2、学习缺少目标和方向
        和一些同学课下沟通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样规划,甚至有些同学说自己学习是为了父母,至于学好学坏也不用在意,很“佛系”,更谈不上努力的方向,以及进步的意识等。
        3、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的情况
        众所周知,高中课程相对于初中来说内容更多,思维量大,需要学生系统的理解课上内容,并且能够灵活处理课下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常识问题,但是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复习,作业完不成,考试考不好的恶性循环的情况。对于“数学”、“物理”这样比较难的学科更是望而生畏,学不会就逃避,先学容易学的,等最后的一点点时间把作业抄上应付了事。
        4、缺少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学习的各环节如果学生处理不好,就直接导致厌学,学业成绩降低而这些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们也就随遇而安,安于自己的现状,出现消极学业情绪——我无论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主观意识,从而出现习得性无助。这不仅会导致学习没有效果,学生碌碌无为,更加重要的是这种对学习的无助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幸福,也影响到了社会发展和稳定。



        鉴于以上这些情况,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前沿的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思路,帮助他们去应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调节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他们具有自我效能感,自信的面对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人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业自我效能感(academic self-efficacy)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3]。
        (1)帮助学生制定学业目标:
        要鼓励他们学会担当,提高对自己的学业情绪的认可度,对学生学业情绪与是否为班干部的因素分析上,我们能看出,班干部的学业情绪的积极因子得分要高于非班干部同学,所以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赋予学生一些目标角色,比如小组长、纪律班长等,让学生有担当意识。学生有明确学习目标时并且取得一定成功,将形成高兴、自豪、希望等学业情绪,这使他们更容易克服障碍和困难,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2)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奖励。
        奖赏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对个体行为结果的一种认可,如果个体的行为发生以后,结果是伴随奖赏的,那么个体便会倾向于继续去做此类行为,在实验中发现,与奖赏相关的目标刺激能够吸引个体更多的注意力,从而使得个体对于奖赏有关的刺激反应变快。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
        (3)设计心理活动课,让学生自信与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对学生学业情绪的自我效能感调查时,多数学生缺少自信心,分析应该是一方面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对自我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本校学生生源为本市最好生源,学生们觉得强手相争,缺少自信,最后就是多数时间学生都是自己学习,“闭门造车”的状态,因此我们利用学校体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目标定位,找到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
        (4)组织团建活动,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众所周知,学习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学生恒久的坚持,能够直面困难,多想办法,不抛弃,不放弃,这样才能取得成功,而成功又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往更好的成长方向发展。
        因此,可以多组织一些团建活动,可以是对抗性的,磨砺学生的竞争意识,也可以是协作式的,锻炼他们的协作精神,也可以是励志演讲,活动后组织交流,让学生总结感想,期待得到升华。
        (5)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升华。
学生的成长变化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总结反思每次活动的心得。另外,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也非常必要,在与同学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升华自己的认知,更好的指导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实际,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研究学生,促使他们提高的过程是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教师,还需要继续努力。
[1](Pekrun R, Thomas Gortz, Wolfram Titz, et al.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Achievement:A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J]. EducationanPsychologist,2002,37(2):91-105.)
[2]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39-43.
[3]黄忆春,张燕燕.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关系、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12: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