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王军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改变了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已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因此,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教学评价,并充分得到实践。本文以教学评价的意义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改革后教学评价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  王军    730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改变了课堂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已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因此,中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教学评价,并充分得到实践。本文以教学评价的意义为切入点,据实分析了改革后教学评价的具体实践,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教材中的知识体系、结构及目的为基础,结合标准的课程理念及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再造的一个过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如:教学手段、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师德素质等。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及教学不足的汇总及整理,要依靠语文教育教学的评价来实现。不仅有利于教师有效反思,还为教学研究及促进自我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建议从三方面阐述。即:语文教学中学生感知情意方面;认知方面;因材施教方面。同时也是评价改革后进行实践的最重要的三方面。
        一、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后在学生感知情意方面的实践
        学生感知情意的评价标准从四个角度进行评价:1、教学氛围角度,营造的师生之间或生生之间关系是上述否平等、民主、和谐;对于学生发现及提出相关问题教师是否给予启发或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质疑、交流及合作是否敢于尝试。2、学习兴趣角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被教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是否能在语文课堂中充分的体现。3、自信心角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其树立信心。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一位教师这样进行实践:在学生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内容后(情节、主人公、环境),该教师要求学生连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找出能够感动自己的地方。学生甲:“我认为父亲第二次的背影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作者非常细致地为读者刻画了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先描写了父亲的穿着都是深颜色,突出父亲的背影很沉重,接着对父亲走路的姿势进行了描写,突出父亲的背影很蹒跚,最后是父亲艰难努力的爬月台的情景。”教师:“那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甲:“回家以后我想为我的爸爸唱一首《父亲》,来表达我对他的爱。”学生乙说:“我感觉文章中,父亲的寥寥数语最让我感动,虽然只是最简单的话,却特别朴实,每个字都包含了父亲对作者的关心与体贴。”教师:“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乙:“我想利用晚上的时间多陪陪爸爸妈妈,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时光。”对于学生不同的感想,该教师不断给予肯定,并作出及时评价。对学生甲的评价是:“我想你的父亲听到你的歌声后会非常开心,会为你感到骄傲,”对学生乙的评价是:“相信你的父母会为你孝心所感动的。”最后,该教师进行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来自各个方面对自己的关爱,在接受这些关爱的同时,要善于理解他人,还要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别人,做一个爱自己更爱别人的人。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巩固了文章的内容,还升华了其中的内涵。从而迎合了上述的教学氛围、学习兴趣、自信心、情感体验的评价标准。
        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后在教学过程的实践
        要想使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还要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要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在获得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同时,是否能够发展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否具有一定的效果;2、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及想象力是否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在学习《春》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分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笔下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使学生想象那种美景仿佛就在眼前。在对内容、结构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总结出文章的真实意图,即: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他们珍惜青春树立为理想努力奋斗的信念等。
        三、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后在因材施教的实践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方面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1、面向所有学生,每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2、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是否得到语文教师的尊重。例如: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位教师问学生‘太阳为什么出来?’学生甲说:“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学生乙说:“它在云朵里太孤单了,想出来找新朋友”;学生丙说:“它想和我们比一比看谁早上起床最早”。同学随后问教师:“老师,你认为它为什么出来?”该教师说:“太阳特别懂礼貌,它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它,就向我们展示它的笑脸。”此时,教室里传出教师及学生的阵阵笑声。只有教师自己知道,他本来的答案是:“太阳出来是顺应自然规律。”这个教学活动带给了我们深远的启发,与教师事先备好的单调答案相比,学生丰富的想象赋予了这些句子鲜活的生命力,语文课堂就是要发展这种求异性,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时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从而得出多层次的多种答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后的实践,具体且全面的将学生及教师在语文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出来,每位学生得到教师适当的评价后,不仅找到自信,还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每位教师通过评价将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得到补充及发扬,从而为实现评价的真正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贝学问. 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 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10:6.
[2]贝学问.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05):118-121.
[3]贝学问. 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A]. 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北京中教创新软件发展研究院,20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