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活动在残障学生智体发展中的探索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徐丽君
[导读] 残障学生身体发育迟缓、智力较同年龄儿童水平明显低下、感觉统合失调、情绪特别不稳定,为了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在体艺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尝试引进了空竹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后,发现抖空竹能刺激学生大脑发育,促进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学生本体感觉,加强了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前庭功能,改善手眼协调能力;能促使普特交流与合作,展示校园特色文化。适合作为残障孩子智体发展的活动项目。

浙江省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 徐丽君  311800

摘要:残障学生身体发育迟缓、智力较同年龄儿童水平明显低下、感觉统合失调、情绪特别不稳定,为了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在体艺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尝试引进了空竹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后,发现抖空竹能刺激学生大脑发育,促进感觉统合康复;训练学生本体感觉,加强了运动协调能力;训练前庭功能,改善手眼协调能力;能促使普特交流与合作,展示校园特色文化。适合作为残障孩子智体发展的活动项目。
关键词:残障学生 智力发展 身心健康 抖空竹 感觉统合 运动机制
        抖空竹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艺项目,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是一项适合大众推广的活动。
        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把抖空竹作为校本课程,用以开发残障孩子智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开创了特殊学校体艺教育的先河。本文从残障学生大脑功能、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来探索研究空竹活动在促进残障学生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残障学生身体发育迟缓,智力较同年龄儿童水平明显低下,感觉统合失调、情绪特别不稳定,为了促进他们的身心康复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发明了不少康复器材,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探索者的干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但我们发现,一些康复器材非常昂贵、使用局限性大、效果不理想;一些教育理念仅停留在理论上,难以贯彻实施;干预的手段则因人而异,特殊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不能一概而论。找到一种有效促进残障学生康复的普遍方法,建立起适合特殊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显得意义非凡。我们在体艺特色教育的道路上尝试引进了空竹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后,发现抖空竹时的手、眼、身、法、步,把抖空竹中的抖、拉、摇、旋、绕等各种技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大部分的残障学生在智、体的康复和发展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它给学生、老师、校园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体验。
        一、刺激学生大脑发育,增添空竹健身价值
        培智学生常伴随大脑发育不全、大脑神经机能比同龄孩子弱等症状抖空竹令左右手同时运动时能刺激大脑,促进前庭大脑发育,提高大脑机能,让他们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
        培智学生不易掌握运动技能,常感呼吸不畅。抖空竹属于有氧运动,抖起来心情舒畅,呼吸自然,空竹活动由易到难,全身骨骼肌肉得到由弱到强的锻炼,逐步加强全身血液循环,使得供氧充分,改善物质代谢。
        二、促进感觉统合康复,加强培智学生自信
        培智学生多伴有大脑受损,智力发展和身体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协调、灵敏、平衡、空间定向等造成较明显的运动障碍。而抖空竹的运动对培智学生感觉统合康复有着积极的刺激作用。



        1、训练学生本体感觉,加强运动协调能力
        本体感觉功能不足的学生在运动方面常表现为害怕或逃避运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均显笨拙,运动协调不佳等现象。抖空竹时,不仅是上肢要进行提、抛、接、抖、盘等动作,下肢还要走、跑、跳、蹬、摆,同时还要利用腰的扭、摆、送,头部随空竹的移动进行仰、扭、俯、转等动作每一个花样都要靠身体的巧妙配合才能完成。对本体感觉不佳的培智学生来说,这项运动不仅能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还能促进自身运动发展。实践发现,常练习抖空竹中的抛、掷、摆、送、盘、绕、缠等基本动作,能提高培智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反应力。
        2、训练学生前庭功能,改善手眼协调能力
        培智学生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前庭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视线追随能力很差,眼球不能平移,手脚笨拙、容易跌倒,注意力涣散,无法判断距离与方向等症状。抖空竹运动时,双眼始终注视着空竹的变化双手同时运动,随着变化做出动作,运动过程中四肢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改善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手眼协调、视线追随的能力。
        空竹运动的易学性,加上它独有的趣味以及花式,让培智学生体验到兴奋、喜悦等情感,让他们不再害怕或逃避运动。再者,空竹运动花样繁多,学生总是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新鲜感,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改善了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促进融合教育,加强普特交流与合作
        空竹活动增加了培智学生与普通学生相处的自信。“别人不会,而我会”,这不仅是一份自信,还塑造了一份快乐和一颗勇敢的心。在校园文化交流中,抖空竹架起了普特之间的桥梁,“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亮点”,大家互相包容、互相欣赏、合作共赢,在蓝天下一同绽放。当孩子们面向社会的时候,会抖空竹帮助孩子们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展现校园文化特色
        抖空竹不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艺术,有极强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在诸暨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人手一个空竹,时常在同伴间交流、合作。学校编排空竹操,让全校师生参与,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形成本校特色体育运动品牌。学校还组建空竹社团、表演队,组织抖空竹的活动、比赛、表演,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
        另外,空竹运动对于场地的要求不高,空竹携带方便、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就可以发展成为全校性体育活动,创建起空竹体艺特色项目,还可以将抖空竹设为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
        小小的空竹,给残障孩子带来了成功的喜悦和信心,给他们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推广和普及抖空竹这一活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龙腾 《双论空竹技法》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教材丛书》 北京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