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模双主”课堂策略实施下的小学教学管理

发表时间:202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   作者:张文娟
[导读] 伴随着新课改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理念给师生成长带来的神奇力量。走进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和学校,聆听共和小学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声音。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和镇中心校   张文娟

        伴随着新课改一路走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理念给师生成长带来的神奇力量。走进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共和学校,聆听共和小学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声音。
        一、建“四模双主”探索有效课程改革策略
        2014年我校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从“三疑三探”到“四模双主”,经历了迷茫徘徊,尝试了模仿借鉴,但是经过六年来的实践研究,我们得出真谛:抓住课改精髓,寻找打造属于自己课改特色。最终共和学校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四模双主教学模式”:“四模”即“预、展、疑、测;“双主”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其中,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自主学习是“四模双主”的灵魂。几年来,全员改、真正做,不停探索、不断完善,成效十分明显,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而我校的“四模双主”课堂教学改革与2017年市教育局实施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不谋而合,与区教育局布署的课改工作要求高度契合,这充分说明我们的课改探究之路是正确的。
        二、抓常规,夯实基础提质量
        推进课程改革,常规工作是重中之重。如果常规工作做得不细不实,那课改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共和学校从初期的课堂四环节:预习收集、展示汇报、质疑探究、测查反馈,慢慢提升到了常规管理模式。早自习定为固定的学时间,班班黑板必须出示学习内容,有新课预习、旧课复习、语文背诵、英语阅读、计算专项。早带班领导进行日检。“展”“疑”的环节的体现我们划归为一项。教师自行申报“四模双主课改课”教导处牵头,组织课改专班及教师进行听评课。评课时重点关注课堂展示汇报和质疑探究环节完成情况。在常规工作中,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还有利于教师互相学习,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深化课程改革。在“测”环节,我校将每周的星期三定为了固定的抽测日,命名为“抽测星期三”.教导处命题,教导处评卷,教导处质量分析,抽测班级当天随机抽取。考试内容为三个板块:听写词语背诵、计算题。在 “四模双主”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共和学校的课改常规教学工作日臻成熟,特色凸显,用细致的常规工作去渲染精致的课改工作。
        三、搞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教而不研则愚,研而不教则虚”,教与研相互依托,为了推动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教研是我们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看似是老生常谈,但是我校把“集体备课”明确定义为教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把个人的智慧转化为了集体的优势。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团队合作。


而“带着问题去教研”一直是我们教研的初衷,而不能无病呻吟,流于形式。我们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开展教研专题研究,如:《低年组的识字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你是如何衔接的》;《数学复习课新思路——思维导图》,这些教研专题的选择,从我们教学的薄弱环节出发,从提升教学效果出发,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研中又前进了一步。
         除了专题教研,我校还把导学案教学推进作为我们教研工作任务之一。导学案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明白课堂任务、在实效上节约宝贵授课时间,在促进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课后复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校推进课程改革中,助力了很多教师完成课堂精彩呈现。模式是思路,教研反思才是前行的保障。
        课题将常规教研引向专业深入研究。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我们从校级小课题到市级的子课题,最后我们成功立项的省级课题《基于农村学校核心素养提升的“四模双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没有研究探索的深度,就没有专业提升的高度。
        四、做特色,打造教学品牌
        1.课堂教学积分制管理。
        在“四模双主”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我们首先推行的是个人积分管理。每个班级侧面墙壁都有大黑板和活动小黑板。班主任结合“四模”自定积分项目。从一开始的作业完成、字迹工整测试分数到课前预习、积极发言、小组合作、作业反馈,积分日益全面规范。为充分调动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近来我们在个人积分的基础上拓展打造小组积分。小组间的pk,能够让优生和学困生互补,学习上互帮互助。在小组建设上又提升了一个高度。一直我们都是课内学习小组,通过线上学习经验积累,我们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和线上家庭学习,共学、助学无处不在。共和学校的理念就是没有被放弃的,也没有被遗忘的孩子。
        2.小学语文背后的“大阅读”
        小学语文在太多人的眼中,还停留在考试学科的认知中,而在大阅读背景下,语文不仅仅是工具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从小学我们就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以增大阅读量为显性目标我校提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为了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找到阅读方法,开设每周一节阅读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选择性地阅读,并就阅读内容开展交流、写作等活动。以活动激励阅读。开展“亲子读书”、“好书推介”、“诗词大赛”、“读书月打卡”、“阅读报告展评”、“阅读之星”等活动,引导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在读书中养德行、增智慧。阅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让学校沉浸在浓郁的阅读书香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四模双主”教学模式让共和学校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中,响起了最强音。我们将在“办一所属于学生的学校”办学理念指引下,不断探索,努力实践,实现“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共和教育梦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